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

冷字难字知多少 能认会读乐陶陶

汉字应该学多“深”?

本报记者 刘 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5月04日   第 05 版)

  日前,腾讯网友评出最难认的17个汉字,还选出100个容易读错的字和100个容易写错的字。网友调侃道,17字中“认得5个以上的,据说是学霸;认得10个以上的,听说是学神;17个全认识的,好像没有。”由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须臾离不开汉字,所以这个评选结果一出,即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这些难认、难写的汉字正是体现了汉字的魅力和趣味;也有人认为,完全没必要钻研这些生冷难的汉字。那么,作为现代人,我们到底应该掌握多少汉字?汉字应该学多“深”?

  常用字必须掌握

  汉字在发展演变中兼容并包,所以数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现在的“汉字家族”到底有多少位成员?恐怕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历史上首次对汉字数量进行统计的是汉朝的许慎,他的《说文解字》收录9353个汉字。我们现在常用的《新华字典》收录1万多个汉字,1990年出版的《辞海》有14872个汉字,而1994年编辑的《中华字海》则收录87000多个汉字。

  在这浩如烟海的汉字中,我们究竟需要掌握多少呢?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用到的汉字只有几千个。1000个常用汉字能覆盖92%的书面资料,2000个常用汉字可覆盖98%以上,3000个常用汉字则能达到99%的覆盖面。现在小学生6年的语文课上要学习2500至3000个汉字,初中3年再学习500至1000个汉字。所以,通常来说,一个人只要接受过9年制义务教育,那么他所学汉字应对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绰绰有余。

  现实情况是,人们对这几千个常用汉字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不是上学时没学好,就是学了没记住。总之,网友选出的100个容易写错的字和100个容易读错的字,几乎没有人可以得满分。比如,“编纂”错写成“编篡”、“不胫而走”错写成“不径而走”、“修葺”错写成“修茸”等。

  冷僻字尽量掌握

  那么,汉字中的冷僻字是不是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如果有精力、有兴趣、工作需要,还是得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类字。语言文字、民俗、教育、出版等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需要掌握的汉字数量应该比其他人多些。即使不从事上述职业,多识字也没坏处。因为许多冷僻字是用在姓名、地名上的。如,安徽亳(bó)州、河南浚(xún)县、湖南耒(lěi)阳、山东郯(tán)城、湖北沔(miǎn)阳等许多地名就经常被叫错。

  当今父母追求个性,尽管知道今后会在升学、就业、银行、保险等需要人名认证的时候遇到麻烦,但仍挡不住他们用冷僻字给孩子起名的热情。据报载,有的小学一个班里用冷僻字起名的就有十几个,曌(zhào)、埜(yě)、彧(yù)、懋(mào)、姁(xǔ)、艽(jiāo)……纷纷入名。为避免叫错学生名字的尴尬,不少小学老师在接新生时,不得不带本字典点名字。

  另外,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生僻字进入了互联网。比如,这次评出的17字中的孨(zhuǎn)、槑(méi)、囧(jiǒng)等就曾是红极一时的网络用语。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院副教授冉启斌对本报记者说,适当学习和掌握一些冷僻字可以避免叫错别人名字的尴尬,可以避免叫错地名的不便,可以避免认不出药名的为难,所以还是有必要的。

  识字不仅仅是学生的专利,识字的地点也不仅仅限于学校。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能利用零星时间和可利用的条件多识字。比如,常翻字典,收看电视的汉字汉语类节目,把报纸杂志上刊登的汉字自测题做一做,等等。

  错别字应该杜绝

  汉字起源于原始的图画,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的一种“表意符号”,它与西方的拼音文字有着极大的差异。“差异产生美”,不少外国汉语学习者步入学中文行列的原因,就是受到汉字优美字形的吸引。可以说,汉字既是他们学中文的兴趣点,也是他们学中文的难点。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师王丽娟在教学中发现,留学生在学习中容易犯这几类错误:一是同音字混用,人们(门)、明(名)确、自由(油)、时候(后);二是间架结构用错,“一落千丈”成了(左边三点水,右边草字头和各);三是形近字错用,太糟(槽)了、除(陈)了、考虑(虚)等。

  比利时留学生王杰说,最难记难学的就是由部首偏旁组成的汉字,有时候分不清应该用哪个偏旁。比如,我总把“锅”写成“火”字旁,“澡”又会忘了左边的“三点水”,独体字反而不容易写错。

  沈阳市第五中学教学主任张雪松在分析错字的成因时说,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容易混淆的是形声字。声旁加偏旁部首后,字面的意思会出现不同的变化,通过半边猜测字面的大致意思往往会搞错。如何避免出现写错字?张雪松认为,主要应该通过增加阅读量来增加汉字储备。阅读时要精读、慢读,不要仅关注情节,更要看文字的意思;必要时还可以翻翻字典,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世界上所有文字中,汉字是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的文字形式,它保证了中国文化始终没有间断地传承下来。我们有理由为自己所拥有的中华文明而自豪,也有理由为自己能够使用中文而骄傲。但在自豪和骄傲之余,也应该经常地抽点时间和精力,整理一下自己的识字库,剔除不规范汉字和错别字,为自己的汉字库增加一些储备。

汉字应该学多“深”?
在海外教中文我是新兵
用汉字展现《堂吉诃德》的魅力
毕业游云南
猜谜:让汉字“活起来”
我的小秘密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