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4月16日 星期四

是谁动了你的“朋友圈”

王艺霖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4月16日   第 08 版)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有人说微信像我们最亲密的爱人,是我们一睁眼就想看到,一看不到就会想念的对象。能获得这种评价正是因为微信抓住了社交软件的本质——“私密”。人与人相识,到朋友,密友,甚至情侣,最后夫妻,关系深化的过程,也是隐私一步步不断彼此分享的过程。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微信中分享秘密的时候迷失了,他们开始变得抗拒,开始疏远“朋友圈”。究其原因,是因为“朋友圈”被形形色色的“广告”和“虚假信息”所占据,让曾经简单的小圈子变得复杂起来。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永远都不知道朋友圈里哪个人会成为下一个代购。当你乐此不疲地把自己认为值得看的读的东西分享到朋友圈的时候,突然发现朋友圈的氛围不那么美了,有人夺走了你的心灵鸡汤,硬生生地塞给你一幅九宫格推广信息图。你想要反抗,却无能为力,因为除了朋友的广告,微信自身也开始做起广告生意。对于朋友圈广告,虽然微信官方表示:广告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广告可恶,而是广告不懂用户,我们试图做些改变。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个善意的谎言,改进后的广告数量依旧偏多,众多的微信公众号也加入了投放广告的大军中来。

  据网友调查显示,对于朋友圈广告,有50%的人是无法接受的,27%的人持理解态度,还有3%的人不关注,只有17%的人赞同。虽然朋友圈里出现广告营销是正常现象,这个和微博、QQ广告营销相似,但朋友圈的组成毕竟是一个是由熟人关系链构成的小众、私密的圈子,它不该像微博或QQ那样开放,因此控制微信广告的数量,细分微信广告的传播对象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我们每个人的关注点和兴趣面是有限的,如今的朋友圈里充斥的各种虚假信息,干扰了我们对于正常信息的接受,恶化了朋友圈的环境。很多虚假信息是亲人或朋友发的养生保健知识,警惕各类骗局、寻人寻物等,仔细分辨便能看出真假,像生吃土豆可以治疗癌症,你的几个小动作可能把财神爷吓跑之类的文章,仅看标题就哭笑不得,但由于是亲朋好友所发,无法屏蔽,只能任由这些伪科学、科普帖占据朋友圈中的有限位置。这些虚假信息拉低了朋友圈的质量,潜藏着巨大的危害。例如治疗各种疾病的虚假信息,如果被没有甄别能力的患者或其家人看到,按照所说的方法盲目尝试,很可能会耽误正常的就医时间,重则危及生命。

  微信上的虚假信息屡禁不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微信平台属于熟人网络、小众传播,各种信息的转发基于对朋友的信任,又由于微信本身的私密性,使得辟谣和彻底清理难上加难。要想根治这些虚假信息,微信只能从源头抓起,在技术层面出台更多应对谣言的措施,加大对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对创作虚假信息的账户进行封号和惩罚,将虚假信息扼杀在摇篮中。

  新媒体时代孕育的不应只是丰富的互联网产品,更重要的是完善这些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微信朋友圈从产生到现在已快到3周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唯有关心用户体验,以用户利益为重,才能把朋友圈这块“奶酪”做得更好。

约谈违规网站,“不走过场”
是谁动了你的“朋友圈”
“刷脸支付”替马云“刷脸”
星云大师“对话”台湾媒体
责编:徐 政 邮箱:xuzh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