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3月25日 星期三

发光可穿戴设备成为可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25日   第 04 版)

  据新华社上海3月24日电 (记者王琳琳)记者日前获悉,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彭慧胜课题组现已研制出一种新型纤维状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该项突破性研究为可穿戴纤维状发光器件的发展带来“曙光”。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3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光子学》。

  彭慧胜课题组经过3年多潜心研究,通过低成本的溶液法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纤维状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课题组首先在钢丝上均匀吸附氧化锌纳米粒子和聚合物发光层,然后在聚合物发光层外表面均匀缠绕上一层高导电性的取向碳纳米管薄膜,作为透明电极,最终得到了纤维状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传统发光器件主要包括有机小分子发光二极管和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与传统发光二极管相比,该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转博生张智涛表示,纤维状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具有独特的优点,如较低的操作电压、较高的电子/光子转换效率和较高的功率效率等。“更加重要的是,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对电极材料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较低,这将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据了解,目前纤维状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可实现360度发光。如果将不同颜色的发光聚合物集成到一根纤维上,还可实现一根纤维上同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彭慧胜告诉记者,该研究同时发现,这些发光纤维还具有良好的柔性,可编成柔性的织物和各种图案,将不同颜色的纤维组合在一起,通过控制发光纤维的亮度比,还可以实现复合光颜色的有效调控。

  据悉,课题组将进一步提高器件性能,为发光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京张承诺办一届“激情的约会”(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考察铺开)
大考首日 紧凑细致(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考察铺开)
国家文物局将协调追索
全国政协举行提案交办会
“画里乡村”春季写生热
昆明暴恐案3罪犯被执行死刑
发光可穿戴设备成为可能
青年人才资助规模持续扩大
湖南永州全力打击毒品犯罪
新疆喀什:木卡姆乐舞惊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