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辩证看待留学生社交“圈子化”(问卷调查)

林桂桢 杨 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2月12日   第 10 版)

  本报《海外学子》版前一段时间就中国留学生“圈子化”现象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抽取了来自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法国、丹麦、加拿大等国的中国留学生,学历涵盖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就读专业包括互动数字传媒、计算机科学等。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约有64.7%的受访者表示交际圈中中国朋友占到50%以上;64.7%的受访者在遇到困难或者是需要倾诉时选择中国朋友。外出游玩选择中国朋友的人数比例也达到64.7%。而平时吃饭上课,选择外国朋友陪同的比例稍高,约为52.94%。所以整体来看,中国留学生在社交中更偏向和本国朋友交际。

  社交“圈子化”挺正常

  绝大部分受访留学生认为,中国留学生社交圈子化很正常。一名有着6年国外留学经历、现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谈到:“其实社交圈子化是很正常的。”另一名留学于英国的中国学生说:“在异国生活的国际学生,大都会发生圈子化现象。”更有一名在法国攻读物理声学硕士的中国留学生指出:“‘圈子化’不光是在留学生中存在,在华侨华人中也存在。”从整体上来看,多数受访者认为“圈子化”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部分受访者表示,中国留学生社交“圈子化”现象不算严重。比如在爱尔兰攻读互动数字传媒的中国留学生林亭亭(化名)谈到:“我所就读的学校,并没有发现中国留学生‘圈子化’现象有多严重。我身边的中国学生都既有中国朋友也有外国朋友,不会以国籍作为选择朋友的依据。”

  就此,启德教育澳洲部主管马克介绍:“在澳大利亚,此现象只能是属于一半一半,出国学子水平不同,适应好的大多能与澳大利亚或外籍学生打成一片。适应稍弱的多以中国学生做朋友,这样在学业和沟通上就不会存在障碍,同时也能协助学生在学业上的提升。‘圈子化’现象严重说不上,但也是普遍的,毕竟中国学生圈子有很多优势。”

  社交“圈子化”好不好

  半数以上的受调查中国留学生认为,对“圈子化”现象要辩证看待。受访者林亭亭说:“即使有‘圈子化’的现象,也不能一言以蔽之是利还是弊。这是一个个体基于自身的特殊情况作出的社交选择,每个人情况不同,每个人所想要的也不一样。谈论是利还是弊,必须基于一套预先设定的对于利与弊的标准。但每一个个体对于什么对其有利什么对其有弊会有不同的看法。只能说一个个体作出‘圈子化’生存的选择,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而这种原因又不一定具有共性。”另外约有1/3的中国学生认为“圈子化”现象弊大于利;受访者中只有两名留学生明确认为“圈子化”现象利大于弊。

  受访者认为中国留学生“圈子化”的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利于进一步了解外国语言和文化;2.不利于开阔眼界;3.不利于扩大交际圈。

  受访者认为“圈子化”的好处主要包括:1.文化背景相同,不存在交流障碍;2.利于在国外的生活和学习;3.消除孤独感;4.利于回国后的社交。

  受访留学生总结了留学生“圈子化”的一些原因:1.外国人的交际圈子很难真正融入;2.留学生害羞,不愿意和外国人交流;3.交流机会较少。有受访留学生提到,同为异乡人可能更容易交流,而融入本地人的圈子中会更困难。

  马克认为,中国留学生“圈子化”现象是利是弊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在学校里,完全局限于中国留学生圈子,对学业提升没有很大帮助。但在工作上,在澳大利亚,通过圈子里的朋友推荐就非常有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海外圈子,然后每个中国学生又能连在一起,这样一个传一个,自己的海外圈子就越来越大,同时中国学生优质圈子对就业对生活都有很好的帮助。”

中国留学生爱“抱团”,怎么看?
听专家们怎么说?(声音)
图片报道
辩证看待留学生社交“圈子化”(问卷调查)
责编:赵晓霞 邮箱:haiwaixue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