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美国的恐惧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2月11日   第 06 版)

  12月8日,一个小小的仪式在阿富汗悄然举行:美国与北约正式关闭其在阿富汗的战斗指挥部。至此,一场长达13年的战争正式宣告结束。只是,有些东西在美国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3年前,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的滚滚浓烟击垮了美国人的安全感。从此,美国大兵的军靴就重重地踩到了阿富汗的土地上。战争,或许曾给美国人带来瞬间的报复快感。可惜,“反恐”的大旗无法掩盖某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因为恐惧,一向注重隐私的美国人在“9·11”过后一个月就通过了《爱国法案》,在“爱国反恐”的名义下,允许政府未经司法机关审查即可对特定公民进行秘密监视。因为恐惧,2002年,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式成立。因为恐惧,美国加大反恐开支。自“9·11”之后的10年反恐让美国支付了至少3.7万亿美元。

  然而,从伊拉克到阿富汗,战争没有带来和平,更没有换回美国渴望的安全感。《华盛顿邮报》在刊登本·拉登之死的新闻网页上链接了一个小调查,问读者是否因本·拉登的死亡而感到更安全?调查开始时,正反两方的读者数量几乎相等,随后持否定态度的读者比例攀升,在奥巴马宣布消息大约2小时后达到57%。

  13年过去了,“9·11”在美国身上留下的印记却似乎更加深刻了。

  “9·11”之后,美国人安全感顿失,因为恐怖袭击居然深入美国本土。经过十几年战争之后,美国人的恐惧感却似乎更甚了:如今,他们不仅怕恐怖袭击,也对战争深恶痛绝。

  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早已变成巨大的阴影,笼罩在美国的上空。民众强烈的反战情绪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在过去几年中备受诟病,“软弱”的标签早已如影随形。在利比亚,美国在空袭中意思了一下。而在叙利亚和伊拉克问题上,美国军方也罢,各种专家也好,诸多声音都表示,不进行地面战争不足以灭掉“伊斯兰国”。然而,即便这样,奥巴马政府依然坚持“不进行地面战争”的原则。

  有人或许会问,超级大国的颜面何在?在现实面前,颜面不过轻如鸿毛。

  有人说,美国如今已变成一个三心二意的超级大国。究其原因,在于能力不足。

  此言不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美国或许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唯一超级大国,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的地位依然无人匹敌。然而,“世界警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代真的开始远去了。

  对于安全感已经支离破碎的美国而言,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在恐惧之外,美国或许又增添了新的情绪:担忧、不甘……

美国经济复苏走强背后存在危险
美国的恐惧
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抵达马德里
光随我意点亮生活
俄欧何时能握手言和?
责编:杨子岩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