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读到一句话,就如同邂逅倾盖路人,虽然素昧平生,且不知来历,心里却有说不出的好感。转身别过,仍然念念不忘。直到有一天,山转水转,异地相逢,就像金圣叹笔下的快意事—“十年别友,抵暮忽至”,又惊又喜,原来你在这里!此刻心里难免有些激动,执手反复打量,发现与初见时面貌又有不同,见一旧友,识一新人,此中妙处,难与浅人道也。
以前看不知谁的文章,引用张爱玲语:“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恨”中却是爱敬。当时就感慨只有张爱玲才能漫不经心地说出这样曲径通幽的妙语。
后读张爱玲的《红楼梦魇》,才发现 “三大恨事”原来另有蓝本。她只记得前两恨,第三恨不记得了,她本人“下意识的觉得应该”是“三恨红楼未完”。
等到读《龙文鞭影》时,看到宋人刘渊材的“五恨”:“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顿时拍案大喜,原来就在这里!
前些年看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周润发饰演一个骗老年人财色的拆白党,一开口就是自己研究屈原,写过两句诗:平生只流两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那时就觉得这两句虽然不合旧体诗规矩,但写得痴狂。没过多久,看到了文怀沙先生做客凤凰卫视,说他当年写过两句诗:平生只流两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还得到当时诗界领袖柳亚子的赞许。再一看时间,文怀沙接受采访在前,许鞍华拍片在后。
后来又在一个论坛上读到民国时期诗人王世鼐写的《笛怨辞》,其中一首是:笛怨箫清听未真,江湖旧雨散成尘。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不禁莞尔一笑。
有一次活动,遇到一位学养深厚的老先生突然考我:杜甫的母亲叫什么?我瞠目结舌。因为在古代,“妇人之美,非诔不显。”我又如何得知?见我语塞,老先生得意地告诉我叫海棠。老先生言之凿凿,自然确有出处,我汗涔涔不敢多言,只恨读书太少。后来读明代张燧的《千百年眼》,里面说,杜甫写过不少花草树木,但是从未写过那时随处可见的海棠,是因为避母亲的名讳,原来如此!
宋真宗赵恒曾写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此为喻世明言。但是,颜如玉再美,最好犹抱琵琶半遮面;黄金屋虽好,也得藏在云深不知处。读好句子的乐趣就在于知道它们存在,却不知底细。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只好继续埋头读书,无意发现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预期之中、意料之外,见面亲切地说一句,原来你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