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她像启明星

照亮了我的心坎(我与海外版)

李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22日   第 06 版)

  本文作者在北京航天城参观

  有着浓厚的中国情、家乡情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海外发行近30年了。她对于我们侨居海外的游子来说,就像宇宙中璀璨的启明星,照亮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我的心坎。

  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从福建移居香港、80年代初移居美国纽约的,那时候在美国媒体上很少能见到有关中国的报道和信息,要想了解祖国家乡的时讯,只能通过书信或电话,而书信往来又要经过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邮政运转,极不方便。我们美国福建公所创立于1990年,服务于在美国的100多万名闽籍乡亲。我还深深地记得,创会之初乡亲们就提出了“能及时了解祖国发展信息”的心愿,于是福建公所在第一时间为乡亲们订阅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当时大家像得到喜讯一样口口相传,并自发地利用休息时间前来阅读,有时个别乡亲看的时间长了,等待的下一位还会发点小“牢骚”,我曾为此在中间协调。其实大家的心情我很理解,身在异国的人哪个不渴望看到来自祖国的消息呢?

  20多年来,我们闽籍乡亲、留学生与他们的子女,在不同领域、不同历史时期从海外版上获取了大量有益资讯,为国家,为福建招商引资、引智做了大量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家乡的经济建设,并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很多美国乡亲纷纷回国、回乡投资兴业,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在福建落地开花,有效地促进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国家发展和企业、个人受益的双赢或多赢局面。

  20多年来,我们福建公所伴随着海外版一起成长。她不断为社团的发展指引方向,给予营养,使公所在服务乡亲、凝心聚力为祖国经济建设与和平统一做贡献等方面做出了成绩,从一个幼小的民间组织,发展成集近50个社团为一体的美东极具影响力的社团之一。

  2009年我身兼福建公所主席以来,每当在工作中遇到难事,常常是从海外版中寻找答案,可以说海外版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十分关注海外版的“台港澳”版,她总是客观地分析各个时期海峡两岸的发展进程,及时揭示、评论两岸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等。这些年,我和我们福建公所同仁一道,团结在美台胞,在不同时期为两岸和平发展、和平统一事业举行各种有益活动,其中包括在纽约公开声讨李登辉、陈水扁主导的“一中一台”分裂主张等。在近年的钓鱼岛问题上,我多次与纽约爱国华侨华人,联合台湾同胞一道在纽约日本领馆前大声疾呼,奋力保钓,并一同在日本驻美领馆前递交正式抗议书,让世人认清历史真相。

  海外版在生活上也对我影响很大。记得当年我去纽约长岛购房时,受到老外经纪人漫不经心地接待,并用怀疑、不信任的眼光打量我。那时候,“中国”对他们来讲是个陌生词语,“中国人”在他们眼里总是与贫困、落后、无知挂钩的。随着海外版在海外的大量发行及中国声音在海外的传播,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经济发展等,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尤其是中国的经济总量跻身于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的位置,更引来世人关注的目光。

  而今,我在纽约长岛的老外邻居们碰到我或我的家人时,总喜欢与我们热情地攀谈一番。他们尤其对中国的发展近况感兴趣,每当我把海外版的相关报道讲出来与他们“分享”时,他们无不听得聚精会神,常常竖起大拇指。他们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尊敬和认识上的改观让我备感欣慰和自豪,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只有祖国强、民族强、经济盛,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才能活得有尊严。

  今后,我要用我工作职务上的便利关系,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海外的传播,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而努力。最后,我向海外版即将迎来的30年华诞表示由衷的祝贺!向海外版的全体工作人员致以崇高敬意!

  作者简历:

  李华(Dong YongHua),上世纪80年代初旅居美国从事医务工作,90年代初在美国从事金融、房地产、贸易、投资等。2009年起担任美国福建公所主席至今。应邀列席全国政协、福建省政协、福州市政协会议。

好听好写好记须兼顾(海外纪闻)
照亮了我的心坎(我与海外版)
“词汇”与“词语”有什么不同(语文信箱)
新中国建交内情(九)(礼仪漫谈(163))
期数:333 责编:张燕萍 汪灵犀 电话:8610—65369316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