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5日刘菲老师写的“起名字仅仅是开始”一文,深有同感。作为一名海外中文教师,我每年要接触几十甚至上百个华裔孩子,每个华裔孩子都有一个父母为他(她)精心而起的名字,这些名字各有各的寓意和内涵。有的寄托了父辈的期待和祝福,比如,家骏、浩博、永煌、健睿;有的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如文韬、哲贤、天一、致远;有的名字气吞山河,如博宇、浩飞、宇宏、伟盛;有的名字优美典雅,如咏诗、佩君、嘉霓、欣仪;有的则只求笔画简单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小丫、大有、顺顺、果儿。
然而,透过这些名字,我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家长在给孩子起名字时,往往喜欢追求那几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字,结果,除了容易与别人重名外,孩子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或者总写错笔画。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在我教过的孩子中,有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也是学生最容易写错的字:“博”与“睿”。有一年的一个班上,20余个学生中竟然有4个学生名字里有“博”字,偲博、博阳、博文,再加上单名的博。今年的一个班上出现两个带“睿”字的名字。其中一个学生完全不会写,另一个学生则写错笔画。虽然这些学生都上五年级了,但他们真实的中文水平可能也就相当于国内一二年级的水平,有的甚至还不如,让他们写笔画这么繁多的名字实在是太难为了。正如刘菲老师文中所说,名字首要的是使用功能,用起来方便。如果孩子本人写起来困难而导致写错或不爱用,那这名字起得再好也失去了意义。
还有一种现象是把姓名往一些固定词组或头衔、称谓上靠拢。这类名字的代表首推“傅豪”和“王也”。这是我从浙江电视台的“我不是明星”节目里看到的。“傅豪”(富豪)叫起来,是不是容易让人联想起那些脑满肠肥、穿金戴银的土豪?据说给“王也”起名时,本来想用“王子”二字,无奈被亲戚捷足先登,把“王子”起走了,所以干脆叫“王也”。“王也”,让人联想起“王爷”,比“王子”辈分大,且同是王公贵族。
前不久看央视的“星光大道”节目,有一个来自我们多伦多的华裔女孩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该女孩姓“周天”(取父母之姓“周”和“田”的谐音),名叫“娇子”,合起来叫“周天娇子”。过去看到多伦多本地报刊介绍她时,我们都以为她是日本裔,直到看了“星光大道”才知道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非复姓却有四个字的姓名在中国人中极其少见,确实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只是叫起来并不那么方便顺口,尤其作为女孩的名字,总觉得霸气有余,典雅不足。
虽然给孩子起什么名字是每个父母的权利和自由,但太过标新立异的名字不仅给人不必要的联想,同时也造成不方便。我还是认为海外华人给孩子起名,除了注重文化内涵,也应该重视名字叫起来要好听悦耳,写起来要笔画简洁,看起来要易懂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