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
魏礼庆,197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并留校执教。1978年9月赴英国读研,1981年回国后在山东大学外事办工作。1989年赴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担任二秘、一秘,1994年调入《中国日报》社。1997年赴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任一秘,2002年回国后任教育部国际司中美网络语言项目中方主任。2006年至2012年任驻休斯敦总领馆一秘领事。
由于海外工作的经历和对文学的挚爱,我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可谓情有独钟。它曾陪我走过青春、迈过不惑,在澳大利亚的风风雨雨里伴随,在美国的朝朝暮暮中厮守。
1989年至1994年,我在驻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处工作。当时没有中文电子媒体,中国留学人员可以接触到的中文媒体只有海外版,可以说,是海外版让海外学子同步感受到祖国的脉动,同时海外版和教育部寄来的录像带成了连接我们教育处与留学人员的纽带。在此期间,我曾在海外版上发表一些关于澳大利亚教育、汉语教学与中国留学人员活动的诗文。从发表的诗文中可以看出,1992年之前海外版用的是繁体字,1993年就改为简体字了。
后来,海外版的负责人听说我有意到北京发展,就希望我到海外版工作。1994年4月回国后,我便直奔海外版所在地——金台西路2号。正当我问路之时,意外地遇到中国日报社总编朱英璜。我们曾在济南相识,此次相见,聊得甚是投缘,他便动员我到中国日报社工作。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就阴差阳错地入职中国日报社。中国日报在人民日报家属院有两栋宿舍楼,我每次到同事家做客,从迈进人民日报的家属院开始到离开,总有一种别别扭扭、说不清的感觉,仿佛这个家属院寄托着我的美好梦幻。与海外版的失之交臂化为了我心中蓓蕾般的情结,那种状态恰如张爱玲笔下的“胸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1997年,我被派往中国驻美大使馆教育处工作,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订阅海外版是我的工作任务之一。海外版的报道,特别是关于国情政策、汉语推广、中外交流、文化传承、留学安全等的文章,不仅成为留学人员了解国内形势的窗口,也成为了留学人员相互了解的途径,同时丰富了留学人员的学识。每次到留学人员集中的高校放电影,海外版也是必备之物,可以说,它是最受广大留学人员和家属欢迎的礼物。
1999年2月,我的一篇《回眸匆匆二十年》获海外版《为人父母》征文奖,资深编辑袁鹰老师亲自点评。这让我感慨万千,也更加拉近了我与海外版的情感。袁老师写道,“海外游子自有与别人不同的深沉感受。何况本文作者是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之一,何况他又是初为人父就抛妻别子远渡重洋,自然更加刻骨铭心”。是啊,远离亲人、家国是刻骨铭心的,借海外版抒发这种情感并受到关注更是刻骨铭心的!
2006年至2012年,我又被派到驻美国休斯敦总领馆工作。作为教育领事,我的主要工作是跟留学人员打交道,为国家公派人员和知名学者订阅海外版依然是重要工作之一,能够收到和读到海外版也是留学人员的一种荣耀。我也不断收到他们的反馈:“为我订阅的海外版,发挥作用可大了,不仅我看,室友看,周围的同学都争着看,我离开了,其他同学接着看。可千万别给停啊”;“从未想到,海外版读起来是那样亲切,就像能够在异国他乡、边缘小镇吃到中餐一样有味道。”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留学人员的生活,我经常写一些散文发表在海外版上,如《这里龙卷风曾来过》、《我没有女儿却嫁过女儿》、《洛杉矶杂记》、《红皮护照上的泪花》等,有时也帮助留学人员修改和推荐稿件。通过这些工作,我与海外版的赵晓霞编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她不仅鼓励我写稿,有时也约稿,使我能及时把握海外版的脉搏。此外,我还把海外版刊登的留学安全、留学点滴、留学生活等报道剪下来,制作成PPT,在联谊会、干部会议上演示介绍,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没想到这些PPT至今都是我在高校和留学中介机构讲课的素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外版不仅走进了我的工作、生活,也走进了我的家庭、朋友,成为心灵深处的一块“自留地”。
回忆过去这20多年的海外经历,从留学生到负责留学人员事务的教育外交官,海外版一直与我朝夕相处,日夜陪伴。前几天整理发表的诗文,一页页、一张张过往的和最近的海外版呈现在面前,一幕幕、一段段海外经历浮现在脑海,它们像久违的老朋友跟我聊着、分享着岁月如歌的往事,共叙肝胆与共的友情。聊着、聊着,泪水打在海外版上,留下一枚圆润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