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06日 星期四

缘何总打“退欧”牌

——英国与欧盟恩仇录

白玉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06日   第 06 版)

  据法国电视新闻台11月3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如英国首相卡梅伦落实限制移民的提议,柏林方面将不再支持英国留在欧盟。

  “退欧”风波频上演

  近日,因为“摊派费”和限制移民入境等问题,英国与欧盟再次发生纠葛。

  据路透社报道,10月24日在欧盟秋季峰会上,欧盟委员会要求英国于12月1日为今年欧盟预算增付21亿欧元。追加的“摊派”费相当于英国向欧盟缴纳预算份额的20%。对此,英国首相卡梅伦“很生气”。在同一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愤怒拍案,声色俱厉地拒绝了欧盟峰会的摊派。卡梅伦还再次以英国退出欧盟相威胁。

  此前,英国也一直在上演是走还是留在欧盟的莎士比亚式戏剧,频频打出“退欧”牌。据德媒报道,今年5月,卡梅伦警告,若前卢森堡首相容克当选欧盟委员会主席,他将无法确保英国继续留在欧盟,理由为容克是主张扩大欧盟权力的联邦主义者。

  1月16日,据金融时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警告欧盟领导人,欧盟若不改革,英国可能被迫退出。他认为当前的欧盟条约已不适应实情,应立即更改。而卡梅伦也将欧盟对基本条约的改革视为英国继续留在欧盟的重要条件。

  早在去年1月,卡梅伦就曾表示,如他所领导的政党在下次大选中获胜,最晚将在2017年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英国是否继续留在欧盟。

  “同床异梦”惹事端

  英国与欧盟的分歧并非近来的事。二者的关系一直很微妙。用丘吉尔的名言说,“我们和欧洲在一起,但从不属于欧洲”。这种复杂关系是诸多因素造就的。

  英国在欧盟中的自我定位是它与欧盟存在分歧的根本原因。用布热津斯基的话说,在欧盟中,法德才是最大的玩家,有改变欧洲现状的构想和抱负。而英国在欧盟中始终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自愿被边缘化。

  二战以后,英国的相对衰落降低了它在欧洲起平衡作用的能力。此后,英国开始唯美国马首是瞻,似乎不愿将其前途与欧洲的命运相连了。

  根据英国学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的分析,上世纪90年代初,英国的这种立场就表现得很明确:不接受政治一体化目标;赞成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实现某种模式的经济一体化;主张在欧洲共同体框架之外进行外交政策、安全和防务方面的协调;极少谋求在欧共体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

  此外,在现实利益分配上,德国主导了当前欧盟改革的方向,其经济主张、金融政策和发展模式渗透其中。这对于原本就与欧陆经济、金融、社会结构上差异显著的英国来说,意味着利益受损。无怪乎英国人撂挑子不干,闹“退欧”了。

  调整心态续“姻缘”

  不过,诸多分析均认为,尽管分歧不断,英国与欧盟还是不该轻言“分手”。英国若“脱欧”,对于双方而言都不啻为一场灾难。

  分析指出,在欧盟年度预算总额中,英国上缴规模的贡献值紧随德法,位居第三,约占欧盟预算的12.5%。若英国退出欧盟,欧盟年度预算等于是抽掉了一根顶梁柱。而且,英国的政治优势、地理位置及历史地位等诸多因素,都决定了英国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可或缺。

  对英国而言,其出口额的一半以上是通过与欧盟贸易实现的,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5%。一旦离开欧盟,英国自然不能进入大市场,欧盟与其他地区或第三方国家签署的贸易协定也将不再惠及英国。若单枪匹马与外界进行贸易谈判,必定因势单力薄而失去对等地位。

  同时,退欧前景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市场准入受限以及影响力的丧失,都可能会削弱英国金融业,伦敦的欧洲金融之都地位必然受到冲击。届时,英国会为脱欧的冲动咽下苦酒。

  有人提出了一个解决分歧的办法,即欧盟要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英国。法德应该放弃强求英国为他们的“欧洲梦”打前锋的心态,而把它看作“欧洲以外”的合作者。这样,大家可能会实现共赢。

美国中期选举:花大钱,买厌倦(观察)
想想硬币的另一面(评论)
上天入水新型车
缘何总打“退欧”牌
图片报道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