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雁栖湖畔拉开帷幕。此次会议将给亚太合作带来什么?世界翘首以盼。
如今,亚太合作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APEC与10+1、10+3等一大批合作机制共同组成亚太区域合作网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等自贸谈判均在推进。但这些自贸协定规则不一、标准各异,既有交叉,也有重叠,就像碗里一根根面条搅在一起,形成了复杂难解的“面条碗”效应,使得亚太自贸格局面临着重叠化、碎片化的风险。
APEC作为亚太地区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经济合作机制,25年来,对亚太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2006年,APEC首次提出了建立亚太自贸区的相关设想。2010年,“横滨宣言”明确了APEC作为亚太自贸区“孵化器”的引领作用。
此次APEC北京会议终于把愿景转化为行动,将发出提升亚太区域一体化水平的积极信号,为破解上述亚太合作的“面条碗”效应打出“北京方案”——启动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
与现有亚太地区的自贸安排相比,亚太自贸区是一种更为均衡、普惠的制度安排,它的特点是更具代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亚太是公认的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目前还没有一种对地区所有经济体“全覆盖”式的自贸安排。双边和小多边的自贸安排虽然灵活性、针对性强,但对于地区整体发展而言恐怕只是“小马拉大车”。建设亚太自贸区,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本地区各种多双边合作机制,使各类自贸安排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APEC成员遍布太平洋两岸,共有21个,其中既有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有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发展中国家。亚太自贸区致力于进一步弥合各经济体间的发展差距,既突出发达经济体的发展优势,又照顾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诉求,力求在标准和水平上获得“最大公约数”,照顾各方舒适度,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都能在亚太大市场中共享合作机遇,实现亚太包容式发展。
有人担心,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会掀起新一轮地区自贸主导权和路径之争。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就亚太自贸区如此宏大的目标和工程而言,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就能说了算的。以APEC作为“孵化器”推进亚太自贸区,是亚太各经济体共同提出的,必然代表的是各经济体最广泛的利益。
澳大利亚、中国、韩国、新西兰4国学者的一项联合研究报告显示,在货物贸易自由化、货物贸易自由化+贸易便利化、取消关税+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自由化3种情况下,亚太自贸区的建成将分别使APEC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55%、2.26%和2.33%。我们有理由对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前景充满信心。
当然,亚太自贸区建设从启动到最终实现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面条碗”的后续效应在一定时期也将对亚太经济合作产生复杂影响。但目标已经明确、进程行将开启,我们需要的是坚定的合作意愿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这是APEC成员的共同意愿,也是各方对今年APEC北京会议的期待。
(作者为国际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