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和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共同主持中新三个高层合作机制会议。
而三天前,青岛也有一场涉及中新两国合作的活动备受瞩目。
10月23日,“新加坡—青岛城市发展全域合作”正式启动,双方共同举办启动仪式、项目签约仪式、论坛、商务对接会等系列活动。
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和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两个国家级经济区获批为契机,双方将通过“政企合作”的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经济、金融服务、节能环保、物流体系、智慧城市、科技商业和生活服务等领域的全域合作。
两地以开放的胸怀,创新合作模式,意义非同一般,其未来值得期待。
所有资源的全方位合作
“改变单纯园区合作这样的几何面积较小、边界清楚的发展模式,探讨一座城市立足全域范围对新加坡所有资源的全方位开放和全领域合作。”
去年6月,新加坡贸工部政务部长张思乐访问青岛时,青岛市市长张新起提出了这一构想。“城市发展全域合作”的理念获得了新方积极响应。
开放的青岛一向善于创新,更善于将构想勾画为现实。
去年9月,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出访参加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期间,代表青岛市政府与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备忘录》;10月,张新起率团访新,与张思乐就推进“城市发展全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
今年以来,青岛市商务局围绕推进落实“城市发展全域合作”,与新加坡有关方面共同研究起草《新加坡—青岛城市发展全域合作框架协议》;10月21日,在济南召开的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第18次会议上,青岛与新加坡正式签署这一文件。
10月23日,双方代表再次来到青岛。随着张新起、张思乐与商务部亚洲司商务参赞曹英杰、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孙建波共同按动启动球,新加坡—青岛城市发展全域合作正式启动,备受关注的《新加坡—青岛城市发展全域合作框架协议》也随之正式发布。
同时,双方合作项目也被当场“晒”出。
在随后的新加坡—青岛城市发展全域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双方分别签署了新加坡樟宜机场与青岛新机场合作项目、青岛水务集团与新加坡凯发集团“中新水科技园”项目、青钢集团与新加坡叶水福集团冷链物流园项目、新加坡管理学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合作办学项目4个合作备忘录。
在新加坡—青岛城市发展全域合作论坛上,新加坡青岛工商中心首席代表徐军以《青岛与新加坡开展城市发展战略合作的投资机遇》为题,展望双方未来合作机遇;新加坡普华永道合作人李成志则介绍了重大项目政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经验。
“我们对青岛的投资环境十分满意,此行收获丰厚。”一家新加坡企业负责人如此评价当天下午举行的商务对接会。会上,新加坡26家企业与近百家青岛企业深入交流,未来将围绕基础设施、金融、科技、教育、旅游、蓝色经济、政府管理等领域开展务实项目合作。
两地合作默契潜力巨大
活动当天,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就已经登出相关报道。翌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国内媒体从不同视角入手,对此次活动进行详细报道。
而同样引起媒体关注的是青岛与新加坡之间的密切联系:
青岛与新加坡,一个是以开放著称的中国东部沿海“岛城”,一个是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国家。自然环境类似、经济产业对接度高、文化融洽和谐,相同的资源禀赋让两地之间合作默契、潜力巨大。
每天,青岛制造的运输工具、电器及电子类产品、金属制品等从青岛码头、高速公路、机场出发,被运往新加坡。与此同时,产自新加坡的成品油、机械设备、塑料原料等商品也通过海、陆、空等交通方式运抵青岛。仅今年前9个月,青岛对新加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1.9%。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35%。
商品贸易往来频繁只是两地合作的一个方面,投资项目的良好运营能更好地反映两地交好的成果。
据青岛市商务局统计,截至今年8月,新加坡在青共投资437个项目,合同外资金额达26.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44亿美元。
在引进新加坡投资项目的同时,青岛向着新加坡“走出去”的企业也收获颇丰。截至2014年8月,青岛累计核准对新加坡投资项目33个,累计核准投资额3.32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走出去”的青建集团现已成长为新加坡最大的涵盖建筑、地产、物流领域的综合性公司,获得过新加坡环保建设领域的最高奖——“绿色建筑标志金奖”、新加坡建设局“建筑卓越奖”和“建筑生产力项目金奖”等多项荣誉。
今年以来,两地往来互动同样大事多、喜事多。
4月8日,张新起会见了来访的张思乐一行,同时,中国新加坡商会山东分会在青岛成立;4月13日,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来青岛与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进行会谈;6月9日,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司长饶忠明一行率团来青访问,新加坡凯发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林爱莲、叶水福集团主席叶进国、腾飞集团董事会主席郑国坪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也先后来访;10月17日,新加坡青岛工商中心正式在新加坡揭牌启动运营。
数据和实例说明,双方已成为各自城市发展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
青岛引进“新式”理念
20多年来,中国与新加坡密切交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整个中国对外经贸交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新加坡也是唯一已和中国单独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东盟国家。
专家认为,在此大背景下,双方合作为今后青岛与世界其他知名的国际中心城市开展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商务合作做出了有益探索。
站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历史节点上,双方合作蕴含无限机遇。
青岛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之一,早在唐宋时期,满载货物的船队就已经从青岛胶州的板桥镇出发,到达今天的朝鲜半岛和日本。这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线,与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相连贯通。
近代开埠以来,青岛与当时的广州、大连、上海、天津并称“中国五大通商口岸”。
现在,作为国家级开放政策最集中的沿海城市之一,青岛有国家级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中德生态园等众多体现对外开放政策的功能区。
今年2月,中央政府批准在青岛设立了我国第一家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各类证券、信托、保险、期货、私人银行等财富管理法人和分支机构,加快建设青岛财富管理中心;今年6月,西海岸新区获批为中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
正如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所期盼的那样,在青岛引入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的项目运作模式的同时,新加坡可以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参与到青岛的城市建设中来。
对于两地新开启的创新合作模式,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司长饶忠明认为,这种方式为今后新加坡与中国各地区的商务合作探索了新的方向,是十分重要的创新思路。
而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同样对此寄予厚望。他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进一步深化合作是实现优势互补、繁荣发展的共同需求。
“我们期待通过新加坡—青岛城市发展全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创新加坡、青岛发展共赢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