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雄浑与冲淡的两极同体

——论晁海水墨精神

中宣部文艺局艺术处处长 马小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0月24日   第 05 版)

  难得有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近期集中看了晁海先生的作品,还有评论家发表过的关于他的评论文字,受益很多。跟在座的这些专家相比,我们看的太少、学的太少。应赵春强老师的热情,冒昧谈一点点学习的体会,也好求教于各位专家老师。

  我的第一点感受是,晁先生在画作上的精神投入和艺术情怀。这次研讨会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晁先生的作品,此次学习也是从书上、画册上和网络上看到的,我想对于美术作品而言看展览、看原作跟看画册这种体验是有很大差别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颇具气象的这种大的作品,画册印得再精美、再逼真,原作的精神和气韵也会打折扣,但即便如此我从晁先生的作品画册当中还是看到他执著的精神投入和不一般的艺术情怀。晁先生的作品是专注于农村风物跟农民,他用他的笔集中积写了生活中、记忆中、甚至是梦幻中关中平原的印记。有对当下的阐释,也有对过往的回味,他将这些图景用他独特的艺术手法进行锤炼,撇去形式的浮华,求真于朴实厚重,读他的画作我最大的体会是,每一幅作品都是一种苍茫的底色下充满生命的、自然的独特之感,我想这与晁先生的精神投入、艺术情怀有着极深的关联。

  他在陕西潜心数十年追求用积墨这种手法积写黄土地上一系列的人物图景,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画作。任何一位艺术家的精神投入和生活经历都是分不开的,晁先生概莫能外。三秦大地、社会文化与历史积淀厚重,这块土地滋养下的每一个艺术形态都有着各自的成就与质感,戏曲、文学、音乐、美术等等我们都能清晰的看到这些艺术形态拥有传承深远、绵延不断的文脉,我们同样能够在晁先生的画作当中感受这种存续。

  第二点感受是,晁先生画作中的传统意趣与现代精神。作为一位拥有独特地位的当代艺术家,晁先生除了对传统的继承、对黄土地上的农民文化深入体验外,更多的是他对艺术风格的个体追求。传统的滋养让他胸中涌动着浓郁富足的情愫,而这些情愫在宣纸上的充分呈现,则是对画家创作、对其笔法的实际要求。从晁先生的作品中,我读到的是传统与当代精神的统一,题材与笔法的圆融一体。传统意趣我能读到雄浑、沉郁、纯朴和凝重以及其他的种种,但在他的笔下任何一种意趣都无法一语道破,拥有多种解读甚至是误读的可能。刚才我们在外面交流的时候,每个人谈他看晁先生画作的感受,我也说我的感受,我觉得每个人可能看晁先生的作品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理解。我习惯于将当代美术作品与新诗、现代音乐、现代舞等形式一并做比较,现代精神照耀下的艺术作品在现实、理想、情绪与意趣之间往往焦灼难解,他们允许思维的跳进、跳出,允许主客观的审美分裂,允许冥想、允许误读。作品的呈现充满内在的张力,我觉得晁先生的作品就是充满了张力。

  相对于传统文人画以线条为主的勾勒、点染的创作方法,他的这种积墨手法借鉴了西方油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其厚重的造型,丰富的层次本身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但又兼具了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我在他的评论集里面看到有评论家说,从他的作品中看到雄浑和冲淡的两极同体,我也觉得这方面的感受特别深,这也是作品的内在张力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效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杂志社主办“水墨魂—晁海研讨会”
生命灵魂的追问
雄浑与冲淡的两极同体
当代中国画领域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