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雨龙洞探奇

张峪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0月16日   第 08 版)

  图为洞内一瞥
  (来自百度)

  “洞口桃千树,花开不计春。落花随逝水,疑有避秦人。”很久以前读过明朝沈懋学《鱼龙洞》这首诗,便对安徽省石台县鱼龙洞满怀期盼。

  皖南的秋,就像一位将自己收拾得很熨帖的少妇,既有一点青春气息,又多了一些成熟与妩媚。山在绿意里不过添描了几笔嫩黄,水在清澈中依然轻奏了一曲梵音。在这样的秋色、秋声中,我们满怀诗意,缘着从洞中流出的清泉,走进鱼龙洞,去领会真正的“别有洞天”。

  洞,山之窍。有洞的山有一分灵气,有山的洞多一分神秘。鱼龙洞系天然溶洞,洞口周围草木掩映,雾气不时从洞中涌出并弥漫开来。刚入洞中,一片石幔薄如象耳,从侧面披垂溪中,让人想起偌大巨象饮水,只见其耳,不见其身。沿着溪岸小路前行,让人更是眼花缭乱,那赤橙黄绿、变幻的灯光,与溪水交相辉映,将倒悬如钟的乳石和地面的石笋、石柱,幻化得摇曳生姿,形象各异。

  那“银丝垂帐”般的乳石,有丈余许,横挂洞中,水在上面均匀漫过,才滑落水中;那硕大如笔的乳石,倒悬于穹,垂落于池,笔尖稍有分叉,好像仙人刚刚用它创作了一幅作品。那层层叠叠、倒挂正立的乳石,单个看有单个的形态,连着看有连着的状貌,可谓别具一格、气象万千。在洞的深处,有一乳石如人垂手,向下欲拉;下面乳笋如一只小手,极力上伸。这两只“手”,一大一小,似断似连,形成呼应。

  洞中虽然灯光色彩斑斓,但原始的底色还是遮不住的。有的淡黄如玉,有的金碧辉煌,有的晶莹剔透,有的雪白如霜,这是由土壤中所含的矿物质不同而形成的“异色”。我们躬身穿过那些石笋丛林,小心踏过曲折小桥,望着这些“奇形”,你不得不对自然造化心生敬畏。是啊,大自然鬼斧神工,它用千万年的时光创作出作品,有时人类只需轻轻一扳,就让时光倒流千万年。人类真该懂得珍惜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啊。

  山中一日,洞里千年。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小诗仙”李商隐来过鱼龙洞,可不是传说的故事。有洞壁中尚未漫漶的诗刻为证:“石径险且寒,磬声如远钟。又若山林外,双屐声冬冬……”李商隐诗中写到的鱼龙洞的另一神奇——“妙音”,我们从水路乘舟返回时,感受最为强烈。小船在芦石下面的溪中游走,水拍船舷,细浪微响;游客伸手轻敲钟乳,如磬轰鸣;大小不一的石钟乳上滴水“叮咚”悦耳……还有蝙蝠的叫声、游人的笑声、船夫善意的提醒声。不是天籁,却胜天籁。

  船一点点靠近洞口,可我还沉浸在“仙境洞府”的神奇之中。它洞中有洞,洞洞是异石;洞上有洞,洞洞皆奇观。船靠溪岸,日已西斜。此情此景,明人何尹描绘鱼龙洞的诗句最为贴切:“清泉出幽壑,红日映苍岩。妙绝鱼龙洞,尘壤别一天。”

三峡大坝免了门票赚了人气
门票免费是回归旅游本质(旅游漫笔)
雨龙洞探奇
盲人旅游有了服务指引
责编:赵 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