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6即将问世,台湾也跟着受了益。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虽然iPhone手机是美国的产品,但手机的组装工作是在大陆完成的,零部件是在台湾生产的,每台iPhone可为台湾带进25美元收入。
报道称,iPhone6将于今年9月发布,iPhone6的首批产量预计最高为8000万台,比去年iPhone5s和iPhone5c的首批产量增加了约1/3。届时台湾将迎来强劲的出口增长,对iPhone6零部件的需求有机会带动台湾8至10月出口值提升两个百分点,贡献台湾今年GDP成长率0.4个百分点。
iPhone6的问世对于台湾代工企业来说是一大幸事,如此庞大的订单将为台湾科技行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台湾科技业尝到了这种短暂的甜头后,是否有思考过,iPhone6的问世也许将会对台湾本土科技品牌产生巨大冲击,使台湾科技业面临更大的挑战。
台湾的科技业主要以资讯及通讯产品代工制造为核心,在全球供应链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早年,台湾也有一些知名品牌如宏基、华硕、HTC等深知代工业存在的软肋,因此不断创新,甚至在全球科技业中崭露头角。多年前,华硕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上网本,一度引发全球电脑行业的效仿,2010年,宏碁成为全球第二大电脑厂商;HTC曾经制造出全世界第一款搭载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2011年,HTC掌控了美国1/5的智能手机市场,仅次于苹果。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辉煌已不复存在,台湾的本土品牌似乎再也不是人们的第一首选,在台北街头,苹果、三星的广告随处可见,甚至数量远远超过了HTC。高阶产品段,HTC拼不过苹果和三星,中低价位市场,却又被小米、联想等大陆品牌所占有。台湾的本土科技品牌无论在高阶产品还是在中低价位产品市场中,都很难获得一席之地。
台湾科技品牌缘何进入了低迷期?在台湾与本地企业合作近20年的品牌顾问Mark Stocker(史孟康)指出,台湾科技企业已习惯于套用创造出“台湾奇迹”的简单公式,即“找到能够制造的产品,让它更便宜,想办法抢到订单。然后再找到下个产品如法炮制”,以至于他们无法了解,光是价格便宜和具备一长串功能,已无法满足今日的消费者。
简言之,台湾的科技品牌所生产的产品也许功能非常齐全,价格也并不高,但是在产品设计上没有考虑到用户体验。而与之相对的是,苹果、三星等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会更多考虑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使用场景。当企业强调技术胜于消费者的品味时,自然无法在现今不断强调使用感、设计感的科技生态中脱颖而出。
而且台湾本土科技品牌即使不断强调以性价比作为产品特色,价格确也拼不过大陆品牌,当小米以不过万元台币的价格进入台湾市场时,遭到了台湾民众的疯抢,其功能也与苹果、三星等手机相差不大。台湾科技品牌无法用设计吸引眼球,跻身高阶产品市场,也无法真正压低价格占有中低价市场时,注定将被人们所遗忘。
总之,iPhone6的问世,对于台湾来说确实是一次机遇,将为台湾带来强劲的出口增长,台湾产业链和股市因此欣欣向荣。但是iPhone在大卖的同时又将对HTC等台湾本土科技品牌形成巨大的打击,对未能从代工转型的台湾电子业来说也可能是一记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