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

故园一树寂寞红

查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26日   第 07 版)

  前往绵阳,去看看地震之后仅用6年时间,重新屹立在巴山蜀水间的北川新城。当车队到达北川新城时,我的心情亢奋起来。此地为一马平川,青山围着、绿水绕着、天上飘着白云,像一张张洁白的白睡莲。地上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纵横交错的公路以及桥梁,神话般出现在拓展的地平线上。使人疑心,这许是瞬间浮现的梦境。

  此处为古老的羌人居住之地,我猛然想起盛唐诗人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然而,当灾难来临之际,祖国之强劲春风,速速吹到了这里,使那些被毁坏的万物,渐次回复了生机。使那些带血带泪的心灵,得以抚慰和休养生息。回想当年,那些感人肺腑的抗震救灾画面,至今历历在目。对于那些坐在电视前焦虑等待消息的不眠之夜,记忆如昨。

  灾难兴邦——不仅仅是一句豪言壮语。所指,更是一种万难不倒的精神特质,和一种蓬勃昂扬的潜力。一个人,一个群体,乃至一个国度,断不可或缺这种精神和潜力。因为,一个指头,只能捅破一层窗纸,而五个指头攥在一起,就能推倒一堵墙,甚或一处险关。这便是“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内涵。而“爱”字,则是这一力量的核心。如斯可以断言,一个不缺乏爱心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假若没有这种力量,没有这份爱,就没有北川这座新生的城。今天的北川新城,所以骨骼坚挺血肉丰满,均源于祖国之爱,同胞之爱。一个人,一旦遇到生死困境,对这种力和爱,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共鸣。

  现在眼前出现的,就是北川地震遗址,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一百多位诗人,手握金菊,站在“深切怀念“‘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黑色字幅面前,垂首默哀。

  这里,是他们的故园,虽然已成为一片残垣断壁。但这里的自然环境,仍然是山高水清,树木葱茏,花草葳蕤,散发着故土的阵阵清香。只是他们——我们的遇难同胞,已成为一张张遗照,默默地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此刻四野空静,能够听得见大地的呻吟。

  这里没有了炊烟,没有了鸡唱,没有了人语,也没有了牛犊的哞哞。目力所至都是坍塌的房舍,倾斜的楼宇,停在半空中的斑驳的吊车,停摆的钟表,扭曲的车体,以及挂在树枝上的花色头巾和黑洞洞的没有了生命迹象的门和窗。只有一面五星红旗,仍在废墟之上飘扬着,不减它往日的雄浑之气。“北川大酒店”遗址门前的那三只羊雕,还在。在风中,仿佛闻有它们呼唤主人的咩咩之声。

  而有一树紫薇花,在一片废墟前,也在寂寞地红着。这一树寂寞红,红得使人忧伤。这是一树绵阳地区著名的大红紫薇花。又名:百日红。它从6月,会一直开到9月。它,独守在这里,已成为生命象征,也作为鲜活的遗存,和预示未来的火苗。它又是这一处美丽山水、这一片曾经的幸福家园的真实写照。这使我想起,初唐诗人骆宾王的《晚憇田家》中的两句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一个独字,写尽了心中的悲怆,这非巧合。

  环顾中,见一只大黑山蝶,从云空飘摇而至。它缓缓飞掠我们的头顶,又绕飞三圈,幽幽飞落于那一树紫薇花上,一动也不动,似乎也变作了一卷花瓣。现在,它是这里唯一有生命动态的活物,不能不使人感到孤独,不能不使人感到沉郁。然它,终于打破了这一山的死寂,使我们的内心,流动起一股清凉之水。我疑心,或许它来自遥远的天堂,代表着那些亡灵,在抚慰我们忧伤的心。

  亡者亡矣,生者安在?我坚信,肉体的消失绝不等于精神的消失。当我缓步行走在新北川繁华敞亮的步行街上,似乎看到了那些亡灵欣慰的笑容,在风中一闪。

  “常回家看看”不仅仅属于生者所愿,也一定属于这些故人。眼下的新北川,已是一片勃发兴盛之地。在这里,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第六届(2010—2013)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鲁迅文学奖:有争议,更有收获(文学新观察)
站立在阳光里
故园一树寂寞红
《邵璞诗选》于平凡生活中发掘诗意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受关注
责编:杨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