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于8月21日至22日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11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对蒙古国的首次访问。它既是一次重要的双边高层交往,又是一次中国主动塑造周边外交的重要举措。中蒙关系发展正面临历史性契机。
蒙古国是中国重要的近邻,两国拥有47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今年正值中蒙建交65周年,也是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修订20周年。1989年中蒙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2003年两国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1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双方签署《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双方的政治互信和传统友谊不断巩固。习近平主席的蒙古国之行,可谓承上启下。
作为近邻,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中蒙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两国共有14个边境口岸,是两国经贸关系的桥头堡。中国重视对蒙投资,愿意成为蒙古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地位。截至目前,中国在蒙古国的矿产、能源、建筑、贸易、信息技术、服务等众多领域投资存量近37亿美元。两国贸易额也有明显上升,2013年,两国贸易额已达60亿美元,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
当前蒙古国经济正在转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对蒙古国是个积极因素。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有利于蒙古国理顺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路。两国将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经贸合作思路,以互联互通和矿能大项目为优先方向,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新突破,形成更加均衡、多元的经贸合作格局。
蒙古国奉行“多支点外交政策”,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机制,为中蒙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2011年,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通过新《对外政策构想》,将“开放、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拓展为“爱好和平、开放、独立、多支点的外交政策”。2000年,蒙古国倡议建立讨论东北亚地区事务的机制。它还是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支持下的大图们江流域发展合作项目(GTI)的成员国。同时,中蒙双方还将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框架的协调与合作。
中蒙关系走到今天并非一帆风顺,未来的深入发展,仍需要排除干扰,进一步增进互信。坦率地讲,中国的快速发展不时引发外界的种种非议与担忧,认为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有一天会改变,这是毫无根据的。尊重蒙古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蒙古国人民自己选择政治制度、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的一贯政策。中国不会做损害蒙古国的事情,两国要始终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蒙关系,将发展对蒙关系作为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环。蒙古国领导人也多次表示,将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作为外交优先方向,愿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不仅将拓展中蒙两国经贸关系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将为两国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中蒙两国正以切实的行动,诠释“居要好邻、行要好伴”的个中深意。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