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07日 星期四

零售业“五月连跌” 旅游陷“鱼缸困境”

香港还是内地客的“购物天堂”吗

本报记者 王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07日   第 03 版)

  到7月底,香港的零售额已经连跌5个月。对于“购物天堂”来说,这个数字很反常。2003年实施自由行之后,香港的零售额一直都是往上走的,10年间涨了足足2.5倍。2014年为何会成香港零售业的转折点?

  去年大涨今年大跌

  去香港旅游,购物是重头戏。这个城市资源缺乏,凭免税政策成了闻名中外的自由港。这里的国际品牌,比同样以购物出名的新加坡还要便宜,而且品类齐全,引领时尚。过去几年,内地游客在香港购物的支出,占到了他们总消费的七成以上。

  2013年,香港的零售总额成长高达11%,媒体称之为“零售业的尖峰时刻”。谁料到了今年3月,零售突然下滑,其后一发不可收拾,连跌5个月。其中跌得最多的是奢侈品,根据香港统计处公布的数字,6月份,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的销货价值大幅下跌28.2%。

  奢侈品一直是内地游客的最爱,对于奢侈品销售为何大跌,香港媒体给出了不少解释。其中之一是,内地客的消费结构这一两年间发生了改变,开始越来越喜欢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和一般商品。另外,内地反腐力度加大,让奢侈品和名贵礼品瞬间丢掉了不小的市场。

  更直接的原因,正如香港商家所抱怨的,某些极端势力刻意反内地的行径,吓走了不少内地客,这才是造成萧条的罪魁祸首。今年2月,极端人士在香港闹市举行“驱蝗”游行,并且驱赶、咒骂内地游客,此后又发生“内地小童便溺”等不愉快事件,令香港好客的形象大损。

  港府的决策也开始受到某种微妙氛围的影响。去年,港府开始限制内地游客带婴幼儿奶粉,现在又开始讨论削减自由行人数的可行性。有香港经济学者估计,如果削减两成自由行旅客,香港生产总值至少损失400亿元港币,失业人数亦会增加超过1万人。

  “懒惰”的旅游模式

  极端人士的蓄意破坏,属于无妄之灾,是不可控的外因。香港零售下滑还有内在原因,接待能力饱和是其中之一。有学者以“鱼缸困境”喻之:鱼变多了,鱼缸却没变大,鱼就会缺氧。

  2013年,内地赴港游客约4070万人次,其中自由行约2700万人次,同比增加约18%。相应的,香港的大型旅游综合设施、交通线路及酒店却没有同步增长。

  以酒店来说,香港目前有近190家酒店,可提供超过6.2万个房间。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新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到2016年将增加50家酒店,房间数目也会增加9000个。但远水不解近火,近几年香港旅游业面临住宿紧张问题。

  业界提出,香港的旅游模式也有改进的空间。在香港做文化旅游的陈智远说,整个自由行经济包括旅游业的模式显得较为“懒惰”,“吃老本”,旅游业的素质需要提升。

  自由行开启之初,香港在经济上的应对模式是开药房、开金铺、开化妆品店,这里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免税。但是,现在内地大城市几乎可以买到所有国际品牌,香港的租金居高不下,价格差距也在逐渐变小,优势正在缩水。

  陈智远认为,一个城市要吸引外界,若只是依赖别人买你的东西,会降低格调,香港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凭借城市的魅力和风格吸引外界。

  “泛政治化”成为枷锁

  香港人以灵活多变和执行效率著称,针对“购物天堂”的业绩下滑,各界已提出不少因应之法,其中一些项目,香港特区政府和商家已经在动手。例如,新建的西九文化区、启德邮轮码头以及迪斯尼乐园和海洋公园的不断扩建,都将给香港旅游“扩容”,从而容纳更多客人。另外,推进中的开发大屿山、兴建中部人工岛等,同样具有庞大旅游潜力。

  旅游界人士提出,从传统旺区到全港各区,应该适当增加商铺供应,从而提供更加多元的消费选择,并且降低经营的租金成本。运输基建方面,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莲塘/香园围口岸都在建设之中。港铁也在筹建贯通东铁和西铁的北环线,以及新增港岛北线等。

  但是,还有不少对旅游扩容有利的建议和政策,例如兴建边境购物城等,一直走不出“议而不决”怪圈。《香港商报》评论文章指出,“割地卖港”之类的政治口号与操作,无疑大大窒碍了香港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一日未能解开泛政治化枷锁,零售旅游困境一日难以解决,全港市民亦恐续成个中牺牲者。”

香港还是内地客的“购物天堂”吗
台湾水果落户江西
澳门拨款1亿澳门元支援云南鲁甸抗震救灾
香港免费WiFi热点超5000个
肇事原因仍在调查
海峡两岸大学生体验“汉字之旅”
直销电话烦透了香港人(港澳在线)
深圳交响乐团抵台奏响《人文颂》
香港股市集资额增长
责编:连锦添 王平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