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儿童出版物只是畅销书,但不算是“长销书”。畅销书带来的产业变化是短暂的,而“长销书”的产业化方向却有很好的未来。
——作家郑渊洁认为。
●中国电影正处于爬坡阶段,票房收入和银幕数量均大幅提高。电影行业越发达,市场越扩容,国产电影的压力也就越大。从韩国等新崛起国家的发展经验看,电影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作用,鼓励电影生产创作。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康健民认为。
●市场上公映的一些国产电影本来具备比较优秀的故事核心,但故事的讲述手法却十分老套、乏味,这说明,其编剧缺乏将好故事转化为好电影,转化为电影的生产力和想象力的能力。
——电影学者饶曙光认为。
●作家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我就是小说家、我就是诗人这样的门类,应该拓宽自己,应该关注大文化。
——作家张石山认为。
●精神产品的生产,从根本上说,满足的是人民大众向善、向美的需求,是借由精神的成长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需求。这种根本需求有时又与短期内的市场需求相矛盾。这就要求作家、艺术家在创造精神产品时,不能一味“满足”和“取悦”,还要引导和校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认为。
●电视台之所以没有动力去发挥智力做出好的原创节目,是因为对收视率的维持并不需要创造。电视台随便弄一弄就能满足大众的口味了,这不是一场关于智力的竞赛,是劣币在驱逐良币。
——学者朱大可认为。
●编剧、导演,不要只看钱,只看收视率,在创作中要有良心支撑自己。再一点,不要太顾忌禁区,好比一个人吊在门框上,总以为脚下是万丈深渊,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把手松开,放心干去,脚下没悬崖!
——编剧陆天明认为。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不应是一味地迎合,文学不能仅仅理解为启蒙者式的居高临下的教训。作家必须不断从与读者的积极对话交流中获取信息、改造自身、深化认识;读者以各种媒介渠道与文学、作家产生真诚的反馈与评判。只有重新发展出作家与读者的良性互动,文学才能反过来既教育读者也促进作家,真正完成提升全部人口精神素养的重任。
——诗人舒婷认为。
●文学是揭示人性编码的一门学问,也是人类发明的最重要的一种工具。文学“无用”,但可以慰藉人们的心灵。
——作家冯唐认为。
●我们已经做的和应该做的,中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精神追求上和道德建构上。问题的核心是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建构。
中国人怎样建立自己的尊严,内心世界的价值体系如何建立起来,或者说怎样建立我们的精神信仰,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
——文化学者刘梦溪认为。
●我们的经典向社会传递的东西远远不够,可以留下的经典作品、能够让观众理解其中戏剧性内涵的作品太少了,而浅尝辄止、时过境迁的创作太多了。如果想让经典跟现实发生碰撞,创作者的挖掘深度跟经典本身的深刻性应该形成对话,但这种能够体现经典当下性的对话恰恰是我们比较缺失的。
——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谈戏剧经典。
(张 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