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6月07日 星期六

老胡同新活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6月07日   第 07 版)

  老北京胡同图

  北京胡同一角

  南锣鼓巷:人潮拥挤我能感受你

  作为北京市保存最完好的胡同,南锣鼓巷自然成为中外游客的造访圣地。加之连战夫妇和习近平主席先后到访,自然令其游览热度直逼故宫。看到这里,如果你是一位资深驴友,一定会对南锣鼓巷的“人潮”嗤之以鼻,同时也会对其是否商业化、重新翻修饱有质疑。即便如此,或许因为看风景的心情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官。从2010年到现在,我先后不下五次带着不同的朋友来过南锣鼓巷,他们无一例外都对南锣鼓巷留有的老北京神韵和现代气息给以五星好评。

  第一次造访南锣鼓巷是2010年4月的某天,那天上午我和静在大使馆办完去美国的签证,排队一上午精疲力竭的我们直奔南锣鼓巷的一家奶酪店(并非坊间流传的“文宇奶酪店”),在那家面积不大但摆着各种复古物件、音箱放着抒情乐曲的小店里,我们谈天侃地,全然不觉天色渐黑,才发现南锣鼓巷的16条著名胡同我们一条都没去。

  哭笑不得之时,误打误撞地走进了南锣鼓巷著名的酒吧街,《加州旅馆》的旋律吸引我们走进其中一家。晚8时左右的南锣鼓巷夜生活才刚开始,但和三里屯、后海或其他闹市区的酒吧相比,南锣鼓巷的酒吧相对清静、古典,和胡同的气质相得益彰。

  南锣鼓巷最亲民的当属南锣美食和店铺:从“文宇奶酪”、“吉事果”、“这儿没玉米汁”等卖各种小吃的店铺,到“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精品店、女性青睐的复古旗袍店,再到形态各异纹身画廊……南锣鼓巷不需要刻意寻觅,因为这里每一家店、在每一个时间点、带着不同的心情,都能够发现它独一无二。

  地铁6号线开通后,去南锣鼓巷更加方便。出了地铁站,走不到5分钟路程,就到目的地。从南口进,东面的第一条炒豆胡同曾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如今改建成为四合院式宾馆——“侣松园宾馆”。 如果你对北京人居住的古香古色、幽静秀雅的四合院充满好奇却又无缘入住,相信这里不会令你失望。

  顺着南锣鼓巷再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中央戏剧学院坐落于此,近期热映电影《归来》中的男女主角陈道明和巩俐都是中戏毕业生。不禁让人感叹,南锣鼓巷和“中戏”同样充满灵气,究竟是谁成全谁?

  百花深处:北京一夜

  陈升在歌曲《北京一夜》中唱到“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没错,要说北京最诗情画意的胡同名儿,恐怕非“百花深处”莫数。而这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据《北京琐闻录》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年轻的张氏夫妇,在北京新街口以南的地方,买了20多亩地种菜为业。后来,他们又种起了牡丹、芍药、荷藕等。春夏两季,香随风来,菊黄之秋,梅花映雪之日,也别具风光,可谓四时得宜。慢慢地,这个花园有了名气。文人墨客纷纷来此赏花、赋诗。于是就有了“百花深处”这个风雅的名字。后来张氏夫妇过世了,花园也逐渐荒芜了。现在连遗迹都找不着了,但“百花深处”这个名字却流传下来了。

  老舍先生曾经这样描写过他那个时代的百花深处:“胡同是狭而长的。两旁都是用碎砖砌的墙。南墙少见日光,薄薄的长着一层绿苔,高处有隐隐的几条蜗牛爬过的银轨。往里走略觉宽敞一些,可是两旁的墙更破碎一些。”顾城有《题百花深处》诗一首,“百花深处好,世人皆不晓。小院半壁阴,老庙三尺草。秋风未曾忘,又将落叶扫。此处胜桃源,只是人将老。”陈凯歌导演曾拍过短片《百花深处》,是《十分钟年华老去》中的一个片断。

  如今,百花深处是位于西城区的一条普通的胡同,入口就掩藏在新街口南大街一片乐器行当中。虽然百花和诗词不再,但小巷深处传来的阵阵乐曲声依然,让人们不禁想象当年文人们把酒歌赋的潇洒和豪迈……

  施家胡同:老北京的金融街

  北京前门大街路西,一家服装商店旁有一条窄巷,穿巷经粮食店街还照直走就进了施家胡同。这胡同看上去只不过比周围的几条胡同略宽而已,岂不知,倒退半个多世纪,这里堪称旧北京的金融街或CBD。

  施家胡同是宣南文化中20个“最”之一。清末民初时,它连同西河沿、钱市胡同是北京最集中的金融区,这胡同里会聚着众多私家银号和江浙、山东、潮州等地的巨商,其中晋商独占鳌头。当时,规模较大的银号有10号的谦生银号、11号的裕兴中银号、12号的义生银号、15号的福生银号、17号的启明银号、21号的三聚源银号、22号的集成银号等。

  听见识过施家胡同旧时繁荣的老人说,当时的施家胡同一花独秀于周边的众多胡同,一条宽阔的柏油大马路东西通衢,而周边的蔡家、掌扇等胡同都是下雨一脚泥的黑土地。房子大多“磨砖对缝”体面之极,出入其里的也大多是旗袍、马褂的“老板”、“白领”一族。施家胡同西高东低,东口总会有一些穷人脖筒里插把鸡毛掸子候在那里,见人力车进来并不搭话,上来就推,及至目的地,马上拔出掸子边给下车的客人掸土边朗声道:“谢老爷赏!”坐车的人物们大多碍于面子不得不赏,这也算是劳动人民的一点生存智慧吧。当时的繁荣也可见一斑。据说,北京“铁饭碗”这个字眼由来已久,指的就是在京城银行做事的人们。新中国成立后,施家胡同的私家银号都合了营,当初的银号都变成了人民银行的宿舍,如今住在那里的许多人已经是银行系统的第五、六代传人了。

  施家胡同就似一幅清末民初的风俗画,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也有日、欧式的尖顶小楼。有兴趣逐一院落细细观瞧,还可隐约看出各样旧时的店堂、门脸、门雕装饰。相传,早年间这里曾经文人荟萃,著名学者纪晓岚、王渔洋的故居以及许多梨园巨子、商界名家的家都散布在周围,他们来来往往,在施家胡同留下过许多历史的足迹。南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张伯苓回忆说,他每次到北京办事,总是住前门外施家胡同一个普通客店,每天房费一元。由于客店的臭虫特多,所以他每次总要自己带一盒臭虫药设防。施家胡同只有一家旅馆叫做“正阳旅馆”,当初很体面的,能在那里落脚的绝非常人。同是旅店,往南二里地的珠市口铺陈市就有好多“鸡毛店”,进门一盘大炕,上无被褥,只是一炕鸡毛,数九寒天住店的人只能和衣钻入鸡毛堆,如有新人来,旅店的伙计便用一把冰凉的铁通条往靠边人的身上杵,那人便本能地往里躲,于是便多出来一个人的地方。当时,敢收一元大洋宿费的旅馆,起码是“三星”以上“四星”以下了。

胡同旅游:我们寻找什么?
老胡同新活力
北京特色胡同
责编:杨一枫 邮箱:yangyifenghw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