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

书店,城市里的精神地标

本报记者 刘少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26日   第 08 版)

  季风书园在上海地铁内开的分店

  独立书店于冷清中坚守
  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联合书店的里外充满艺术气质

  小图: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
  制图:潘旭涛

  “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在回复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的信中,李克强总理写下了这样的期待。

  阅读,是爱书人共享的爱好。而书店,则是数百年来爱书人在城市中的精神地标。尽管互联网之风扫过,书店行业一片萧条,但其在城市文化中的地标作用,却远未被取代。渴望触底反弹、绝处逢生的书店,正在经历凤凰涅槃一般的转型。

 

  ❶爱书店

  城市里诗意地栖居

  爱书人通常都有一长串与书店有关的故事。城市里通常都有几个书店,成为当地甚至外地爱书人心中的精神地标。

  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陈晓明教授,在中关村第三极书局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那时候他喜欢带着孩子到这里,看书、买书。孩子们长大了,书店却被拆掉了,殊为可惜。

  “这里是大学汇聚的地方,书店都办不下去了,说明年轻人不再去书店了。这是很遗憾的事情,我们应该像爱惜保护动物一样,保护那些好书店。”陈晓明告诉本报记者。

  哲人海德格尔曾提倡,“人,诗意地栖居”。而在城市中,书店成为许多栖居于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寻找诗意的途径。

  在北京工作的赵超告诉记者,每当想到一个城市,总能想到一串书店的名字。广州的博尔赫斯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北京的万圣书园、单向街书店……有一次去南京出差,因为时间太短没能去成先锋书店,他还遗憾了好一阵。

  而翻开一张中国地图,我们很容易发现,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经常与城市里久负盛名的书店密不可分。

  在北京,万圣书园地处清华与北大之间,有着大批的学者与学生拥趸。创始人刘苏里引以为豪的是其“产品”的形式:书不按传统的分类排放,而是有着其独特的分类,如“‘三农’问题”、“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知识分子”、“西人看中国”、“美国研究”等。这里庞大的货源,也让不少读书人找到别处很难买到的书。

  在上海,季风书园则给予这座国际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价值。季风书园董事长于淼对记者说,尽管从商业角度来说,书店的价值越来越小,也在慢慢转型,加入了咖啡区,售卖百货等,但他们一直保持着一个“度”,“仍然以读者所信赖的姿态存在着,保持住大家所留恋的那种实体书店状态”。

  在广州,联合书店虽处闹市区,与各种卖衣服、鞋子的时尚店比邻而居,但在这座民国期间建成的6层高骑楼上,店主人却执意主打人文社科类书籍,“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承载着这座城市难能可贵的知识与思想。而其所处的北京路,早在解放前就是书局一条街,有着灿烂的历史。

  这些书店,都有引以为豪的品牌内涵。比如,书一般是以人文社科类为主,而不是随行就市,卖一些畅销书。支撑这些书店的是强大的团队,而他们的选书品位,在多年的发展中,“与读者之间形成了默契”。

  “一个有品位的书店对于城市来讲是很重要的,他们选书严谨,有自己的价值体现。只有在书店中,读者才会与好书不期而遇,进入一个真正属于阅读的空间。”从1987年开始经营书店的“时尚廊”概念书店总经理许志强这样告诉本报记者,“书店的灵魂就是好书,不然别说通宵营业,一天开36个小时都没用”。

  正如“书话三部曲”的作者钟芳玲所总结的那样:“书店是书与人所在的场所,是有人性的。我所看到的,都是有血有肉的、有欢乐有泪水的故事。”

  ❷谋生存

  书店脱离不了时代

  在北京长大的戈浩,想起他的高中生活,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就是与同学钻进学校附近的“学而雅”书店。作为穷学生,经常一待就是两个小时,光读不买,老板也不管。但如今,那个曾经的阅读圣地,因经营压力搬到了地下室。而挣了钱的他,却开始习惯在网上买书。

  互联网的威胁,是本报记者所采访的诸多业内人士在谈话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们不能脱离这个时代,面对网上书店,我们的书价毫无优势,没有道理让消费者来承受我们的价格。面对电子书,实体书店也觉得尴尬。”于淼对记者感叹,自己的主要商品是书,但是网上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

  这并不只是业内人士的感慨,而且是残酷的现实。刘苏里还记得,早些年光在万圣书园这条街上,就有着风入松、国林风、二酉堂、社科书店等多家定位相似的书店,如今,它们都消失了。而曾经的最大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在2011年的倒掉,也让业内讨论了很长时间。

  作为著名的“晓风书屋”的创始人,许志强一度在福建省内拥有十几家书店。如今,许志强坦言,如果按市场规律来讲,在今天这个时代,书店是很难存活的。

  在陈晓明看来,应当从城市生活建构的高度来看待保护实体书店这个问题。在赞颂网络带来的便利与便宜的同时,也应保留住人们追求知识的聚集地,保留住在书店里面边看边选择的生活方式。“书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城市精神的地标,我们可以把路修得那么漂亮,把火车开得那么快,难道不能在税收等方面帮书店一把吗?”

  “在书店开业时网络购书已存在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联合书店文创部负责人表示,“实体店铺能存在或继续发展是因为它的体验与互动性,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话,很日常但又充满魅力。”

  受访者普遍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随着时代变迁,书店应该改变“卖书的地方”这样一个固有印象,而应该变成一个交往的公共空间。

  “卖书,也要卖生活。”开设咖啡馆,卖文化产品,办讲座,搞签售,做朗读会,开设读书交流会,办读者见面会……书店开始与五花八门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在李克强总理回信的三联韬奋书店,整个二楼都做了咖啡馆;在万圣书园的“醒客”咖啡厅,咖啡的名字都是书的名字,如“送你一颗子弹”、“丧钟为谁而鸣”、“云上的日子”等,让许多爱书人赞叹;在北京三里屯的Page One书店,文化创意产品几乎占据了1/3的场所。

  空气中飘着咖啡香,耳边回响着古典音乐,书以极具设计感的方式摆放,漂亮的明信片,有质感的创意产品,已经成为许多书店的“标配”。而这些书店,通常有着很多年轻人的影子。

  “实体书店是让很多人放慢脚步,安静下来的一个场所,但是很多人没有机会走进来,所以我们用读书会、音乐沙龙和剧本朗读等多样的文艺活动,吸引他们进来。”于淼说,从实际反响来看,效果很好,既让书店超越了书本身,也让这些活动有了更多意义。

  ❸想未来

  人们仍会回到书店

  “如果我们不小心把书店都搞垮了,城市就会变成洞穴的汇聚。每个人都猫在家里,看上去是生活在城市,但是跟原始人生活在洞里没有区别。”热爱逛书店的陈晓明,担心没了实体书店,年轻人只能沦为“宅男宅女”,躲在自己的小群体中。

  于淼对此则乐观得多。他觉得,“反正现在已经是谷底了,物极必反,大家会对当前的浮躁和信息的碎片化反感的,而那时他们将回归到书店。”

  从操作层面看,许志强觉得,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书店自身的跨界经营。他认为,未来会有很多企业愿意出资支持书店。

  许志强现在所做的“时尚廊”概念书店就是企业出钱支持的。而企业这样做的原因,是在国际上已经很流行的“公益营销”,即通过建书店、美术馆等场所,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开辟展示自身的窗口。而这家书店的跨界营销,则搭配了餐饮、咖啡、讲座与沙龙等,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在这个富有设计感的书店中,成为了常态。

  在台湾极具知名度的诚品书店,成为许多书店模仿的对象。书籍用来吸引人气,文化创意产品则产生利润,即使身处闹市区,诚品书店依然有着可观的利润。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开在北京三里屯的Page One书店,通过对店面精心设计,选书团队独树一帜,尽管没有咖啡区也没有座位,还是在闹市中吸引了英文书籍的爱好者。

  2007年才创办的北京雨枫书馆,则将自身准确打造为会员制女性书店。在这个鲜明的细分市场中,会员既可以借书,也可以在里面读书,甚至拥有采购书的权力,这些每年交纳1000元左右会费的读者,让这个“不提倡买书”的连锁书店,在下滑的市场中逆势上扬。

  广州太古汇的方所,是书店、美学生活馆、咖啡馆、艺廊与服装的综合体,有着服装品牌资金的大力支持,不断地推出展览与讲座,邀请两岸三地名人开讲,尽管身处高档商厦,业绩依然值得称道。

  于淼觉得,即使未来并不确定,也要在小的细节上逐渐突破,留住读者。他说,季风书园从互联网企业中得到启发,发力提升用户体验。例如,以前买书需要到书店来,现在则可以通过手机微信订书,而在书的陈列上,也力图简化。

  今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独立书店高峰论坛”,主题定为“活着并快乐着”。对于书店来说,凤凰涅槃的过程必定艰辛,所以这些与会的独立书店从业者,索性选择了乐观一点面对未来。他们选择互相借鉴经验,通过创新抵抗市场风险。

  “我们没有挣很多钱,但一样会活得很好。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我们为这种生活方式工作。书店不为挣钱,只为生存,并享受美好的时光。我们曾经有过非常美好的时光。”著名的鲍德温书仓老板汤·鲍德温的这番话,代表了很多书店人的心声。

  像深夜中不灭灯的三联韬奋书店一样,许多有追求的书店,正坚守着等待黎明到来。

书店,城市里的精神地标
守护读书人的天堂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