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及其阁僚是一群“虫”。
这种论断有些像顾颉刚先生对大禹的考证。不同之处在于,顾先生的依据是文字学,笔者的论断来自安倍们的行为学。
柳宗元在其名篇《蝜蝂传》中描述,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物体,就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它们。背负的物体越来越重,即使非常疲乏也不停止。有人可怜它,去其背负之物。此虫有韧性,遇物继续负而前行,还喜上高地,至其力竭坠地而死。
考察安倍们的行为种种,颇像蝜蝂。在带领日本“前进”的途中,安倍遇上“军国主义”的历史“遗产”,以为这是重返国家“辉煌”的制胜法宝,不断地把慰安妇问题、教科书问题、宪法修改问题取而背之,且乐此不疲。
21日,在国民强烈的反对声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真榊”的盆栽祭品。22日,在邻国的猛烈批评声中,近150余名日本议员也执意进行了参拜。23日,在国外媒体的谴责声中,日本将迎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希冀盟友能给自己的行为以道义的支撑。
与安倍2013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时所表达的信息相似,日本政治领导人自然而然地认为祭奠战争死难者是必须要做的事。只不过,靖国神社里纪念的不仅有日本的普通军人,还有游就馆陈列的那些臭名昭著的14名甲级战犯。
无论供奉祭品还是参拜本身,都是对日本侵略行为的轻描淡写,无视日本的战争责任,反映出日本领导人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这样的态度无益于历史问题的解决,而只会阻碍东亚愈合历史伤痕。
安倍及其阁僚以及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应该明了,靖国神社问题并不是展现日本硬汉“魅力”、增加政权支持度的厚重砝码,而是日本同邻国关系的破坏因素,是日本自身的负资产。
当今之计,安倍们应该放下这些历史“资产”,切实正视和深刻反省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历史,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这才是重建与邻国关系、树立国际正面形象的务实之举。如果日本领导人不走人道,只走“虫”道,执意把这笔负资产背下去,那么必然会力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