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

平民英雄三十年的坚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10日   第 07 版)

  近日,杭州供电公司12名“电力妈妈”走进杭州杨凌子学校,为学校的一群“特殊的”孩子们包饺子,为孩子们送去“大家庭”的温暖。
  李超摄

  今年52岁的宗新民,是浙江杭州供电公司承装分公司物业维修班班长,同事们说,哪里要小修小补了,哪里就有宗师傅。

  成天跟零碎部件打交道的日子是平实的。然而业余时间,宗新民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侦四大队反扒队员。

  这源于3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当时,宗师傅在小车桥坐公交车,车上他发现了一个小偷正在偷乘客东西。正义感使然,他冲了过去,一把扭住了小偷,将他送进了派出所。

  派出所的人问他,要不要做反扒队员,宗师傅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自此,除了上班,业余时间他经常出现在公交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搜寻一切有可能的“目标”。

  “小偷再怎么掩饰,有时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会暴露身份。平常人也许是看不出来的,可我们做这行久了的人就比较有经验。比如公交车来的时候,别人都往公交车的方向看去,只有小偷会盯着乘客的包看。”宗师傅说。

  平时只要出门在外,他就忘不了自己是一名反扒队员。有一年国庆,他又和15名反扒队友们去蹲点,在火车站附近的一所农居房周围守候一群“目标”。

  为了将团伙全部抓获,宗新民和队友们接到任务,当晚实行蹲点抓捕。零点过了,小偷团伙的成员陆续回到了出租屋内。宗新民和其他反扒队员扑上去,抓住了4个小偷,从他们身上搜出了5只钱包,5000多元现金,还有品牌手机。

  冬日的周末清晨,宗师傅通常舍弃温暖的被窝,匆匆洗漱一番便出门了。在路边,买两个包子、一袋豆浆,大口啃着包子,随意跳上一辆公交车,上车时路过的每位乘客都被他看似不经意地观察一遍。每当公交车到达一站,乘客上下车时,他都提高警惕,关注每个下车者的神情,又重新打量每个新上来的乘客。这是30年里反扒工作的一个缩影。

  30年,宗新民不知磨坏了多少双鞋子,摔坏了多少手表,被撕坏了多少衣服。现在他仍然在每次出门前都会带上公安部门发给他的证件,随时做好抓小偷的准备。

  (钱英)

扎根“小行业” 做出“大生意”
为星星撑起一片夜空(创事记)
打开自闭症儿童的心扉
规模无大小 心思很重要
打造“金名片” 造福千万家(一线故事)
平民英雄三十年的坚守
有一种精神叫坚持
责编:齐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