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

有一种精神叫坚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10日   第 07 版)

  春耕之际,安徽淮北供电公司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养殖户、村民家开展用电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王文摄

  在桐乡市供电公司石门供电所沈向农的家中,小小的厅堂里堆满了箱子,一杆黄色的、长长的杆子树在墙角里特别显眼。沈师傅介绍,这些都是他的宝贝——树枝修剪器,箱子里的是已经做好的手动款,放在角落的是为电动款而设计的手动升级版。

  自治“心病”

  沈师傅今年58岁,从事电力工作几十年。近几年,身边发生了几起因修剪树枝而致伤致残的事情,让他痛心万分。“我就想,一定要研发出一种工具,让我们站在地上就能安全又轻松地修剪树枝。”

  从2010年起,沈师傅开始为这个愿望奔波。为了找到一种既锋利又受力又耐用的锯齿,他访遍国内五金生产制作加工名城,先后去了南京、苏州、绍兴、缙云等地,用沈师傅的话说:“差点就跑到香港去了。”至2012年,他的研发大功告成,命名为多功能树枝修剪器,用上它,工人们站在地面就可以带电修剪树枝,效率提高58.3%。

  2012年8月,台风“海葵”来袭,石门供电所得益于他的发明,修剪树枝事半功倍,效果明显,所辖区域因树枝倒压而引起的线路断线仅有5处,远远低于其他区域。此消息传开后,各兄弟单位纷纷前来取经并开始试用。

  改造升级

  各单位普遍反映用起来费力,如果能实现电动更好。为实现“电动”二字,沈师傅首先来到苏州大学,向机压系的一位教授请教。有了初步设计构想后,他又找到余姚直流电器厂,向他们请教开关、电池、电机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从2012年底到现在,为了“电动”的实现,设计稿修改了一遍又遍,制作出伸缩式手动版树枝修剪器和无杆电动修剪器,但这离他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如何把伸缩式绝缘杆和电动修剪器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站在地面电动修剪树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修剪器的动力传输如何实现、远距离末端摇晃的问题怎么解决,电池的重量与大小多少合适……

  面对电动树枝修剪器研发的重重困难,沈向农师傅从来没有低头,未来他将和同事们一起讨论、研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争取出成果、提效率。

  (彭艳珍)

扎根“小行业” 做出“大生意”
为星星撑起一片夜空(创事记)
打开自闭症儿童的心扉
规模无大小 心思很重要
打造“金名片” 造福千万家(一线故事)
平民英雄三十年的坚守
有一种精神叫坚持
责编:齐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