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

彭雪枫生平简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03日   第 08 版)

  拂晓丛刊

  彭雪枫将军雕塑高四点八米,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中国著名女雕塑家邹佩珠创作完成。

  彭雪枫,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原名彭修道。1907年9月,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1925年在北京育德中学读书时,参加五卅运动,被选为该校学生自治会会长。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北京汇文中学,同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任中共汇文中学支部书记,负责北京东城的学生运动。1927年春参加北京南苑农民暴动。失败后辗转于北京、天津、烟台等地,从事秘密革命活动。1930年初到上海中共中央军委工作。同年5月被派到湖北,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5纵队3大队政治委员、红8军1纵队政治委员。6月任红3军团8军6师政治委员,7月在攻打长沙战役中率部首先攻入城区。后参加吉安、漳州、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底任红3军团2师政治委员,次年8月在江西乐安有叛徒带1个团投敌时,他亲往追赶,挽救了部队。1933年任红3军团4师政治委员,所部在抚州(今临川)八角亭遭遇敌包围,亲率师通讯排反冲锋,击退敌人,转危为安。1934年先后任江西军区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政治委员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1局局长。曾获二等红星奖章。同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第1野战纵队1梯队队长、红3军团5师师长,1935年2月部队缩编后任第13团团长。在攻克娄山关、遵义城等战斗中率部担负主攻任务。同年9月任陕甘支部第2纵队司令员。到陕甘后任红1军团4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直罗镇、东征等战役。后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1936年秋被派往西安、太原等地,致力于联合张学良、阎锡山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1938年春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同年9月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挺进豫东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抗战,壮大抗日武装。尔后东进,领导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任中共豫皖苏边区委员会书记。1939年11月所部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0年7月第6支队与八路军南下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任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同年5月奉命转移以泗县为中心的皖东北抗日根据地,领导军民同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艰苦斗争。1942年兼准北军区司令员,先后取得了1942年冬季33天反“扫荡”、反蚕食、反伪化以及1944年春季攻势战役的伟大胜利,为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巩固和壮大建立了卓著功勋。同时主持创办4师骑兵团、拂晓剧团、《拂晓报》,成为军中三件宝。

  1944年8月,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牺牲。江苏泗洪为他修建了陵墓和纪念碑,安徽宿县(今宿州)为他修建了公园,泗县先后修建了彭雪枫将军纪念亭,在亭内敬立了将军全身塑像。1983年修建了“彭雪枫将军纪念馆”,2010年敬立了彭雪枫半身铜像。人民永远缅怀他为巩固、发展和壮大皖东北、准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功勋,他的不朽业绩在以泗县为中心的皖东北、在江淮乃至全国人民心中树立起永远的丰碑。

长淮千里慰英烈
彭雪枫生平简介
重温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