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2月27日 星期四

多赢格局如何健康持续

张意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2月27日   第 08 版)

  从年前到现在,腾讯的“嘀嘀”、阿里的“快的”竞相补贴司机乘客,筹码不断升级,烧钱烧得观察人士的笔中子弹要“多飞一会儿”,“福利”撒得在“二马争雄”中获益的用户们真心叫“爽”。

  当“互联网+”邂逅出租车时,打车软件应运而生;当资本迎娶打车软件后,用一种极为烧钱的新模式来培养乘客的消费新习惯,背后却是“意在沛公”。这场游戏实质上是移动互联改变生活的“又一季”,是互联网经济中“用户王道”理念的新实践,代表了数字时代“私人定制”消费趋势的兴起,也开拓出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新领域。

  是适应还是排斥,是宽容还是禁止,成为摆在行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新事物出现在信息时代的“聚光灯”下,自然会引发众多争议,其间好处是利弊尽显。

  利的一面是,司机可以减少空驶率,还多赚钱;乘客通过预约享受“私家车”般待遇,便利又少付费;打车软件获得了广泛推广;背后资本用较低成本将消费与金融互联,赢取了移动支付的入口。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多赢格局。

  弊的一面是,司机载客“挑肥拣瘦”,专心“刷单”,妨碍驾驶安全;“诈单”、“爽约”等不诚信行为频现;“流动拒载”,让“招手族”眼睁睁看着空车呼啸而过;软件方运营过载,时有操作失灵,发生纠纷可能投诉无门,等等。

  “物之新成,必有其瑕”,但一个共识在逐渐形成,打车软件冲击着出租车行业的传统格局,不能因为一些“过敏症”简单地一禁了之,而要趋利除弊,让多方共赢的局面健康持续下去。

  实现这一良好愿望,各方必须形成合力。在尊重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政府之手应发挥有效引导,相关企业需要积极配合,的士司机也当诚信自律。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北京规定“一车一终端”,成都规定开车时抢单、打电话要挨罚,贵阳搭建统一叫车平台……效果如何,评价不一。有叫好的,有喝倒彩的,都凸显着公众对政府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企盼。在鼓励创新与合理监管之间如何平衡,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不过,这些地方的探索,也为其他地方的良治奠定了基础。概括而言,主要有三条:一是莫让商家利益竞争伤及公共交通的公平问题,要保证没有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也能获得坐车机会;二是不能影响驾驶运行的安全;三是不要引起行业秩序的混乱。

  相关企业也采取了应对措施,比如首汽集团宣布企业纪律,要求司机驾驶时不能操作和浏览手机。而从软件方看,打造“安全版本”也应纳入考虑范围。有人就建议,应效仿美国同类软件,只要出租车处于行驶状态,软件就会把手机屏幕变成灰色,使司机无从查看,从而降低行车风险。

  而上述变化,也为多赢局面健康持续开了一个好头。

“移动思维”重塑生活
多赢格局如何健康持续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