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升区域合作水平,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务实参与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拓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1月19日至1月24日,云南省两会相继召开。借着两会的春风,来自云南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桥头堡建设,为云南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出谋划策。
1
加快通道建设
“桥头堡建设,如果没有通畅的交通,那就无从谈起。”在分组讨论中,胡炜彤代表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十分关注。在他看来,云南走好向西南开放这步棋,要注重大通道建设。
讨论中,代表们认为,云南省综合基础设施建设3年攻坚战全面打响,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将对加快桥头堡建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适度举债,加大投入,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必要。”在刘明代表看来,尽管全国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性债务风险,但对云南来说,交通基础设施是我们的短板,创新投融资方式,适度举债,筹措各方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十分必要的。不过,他也强调,要加强资金规范运作、管理、监督,更好地发挥经济、社会效益,杜绝浪费和豆腐渣工程,科学合理规划线路。
“要把通道功能变成经济优势,把通道功能有效利用起来,扩大通道红利的享受人群。今年年底龙瑞高速将全线贯通,龙瑞高速开通之时就是瑞丽腾飞发展之时。”蔡四宏代表表示,已经投入运营的过境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中缅天然气管道已经给德宏州带来了首笔增值税税款4000多万元。随着各支线管道的建设,云南人民也将享受天然气带来的方便。
2
融入“一带一路”
云南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亚和东南亚之行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新构想。大家认为,这一战略新构想是云南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大力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机遇。
首先是通路,内外联通,互联互通。“云南如果能与周边国家尽快实现铁路同轨、公路同级、水路连接,中国面向西南的国际大通道就真正形成了。”熊清华代表看好云南的前景。
与此同时,通电、通商、通气、通币等的大通道建设,也是热议的内容。赵云龙委员说,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为云南沿边开放和金融改革带来新机遇,要用好这块招牌,实施支持金融开放的差异化政策,支持和推动东南亚、南亚国家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机构入驻云南。锁飞代表说,去年底,沧源机场已经正式动工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写入了祥云到临沧的铁路建设,临沧“铁公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大发展的好时机。通道打通,商贸、物流的瓶颈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熊清华代表提出,在漫长的边境线上,要实现全面开花,投入太大,不符合云南的实际。所以要尽可能整合资源、找准载体率先突破,打造沿边开放的前沿。首先是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加紧建设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具体实施,第二层次是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积极推进,再者推动境外经济合作区建设,积极扩大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项目的影响力和招商引资力度。这样云南省的开放态势将更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王晓玲代表建议,应加大对云南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的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真正发挥园区的平台作用。李旭东代表建议,加快推进蒙自经开区、红河综合保税区和“个开蒙”产城一体化建设,促进沿边地区开放发展有的放矢。杨棚棚代表提出,能否为云南沿边的口岸县向中央争取关税返还政策,用于口岸基础设施和沿边产业园区的建设。
3
“进”、“退”中寻突破
在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下,云南省已建成8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沿边州市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有着特殊优惠和倾斜扶持政策。许多代表委员表示,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关键要抓紧机遇,用好政策,着力打造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不断开拓潜力巨大的外需市场,全面提升云南全省经济发展实力和竞争力。
镇康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永红代表认为,云南省的多数沿边县市比如我们镇康,发展层次低、产业基础薄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长期以来,“有边不活”一直是镇康难以突破的瓶颈。随着开放发展的不断深入,沿边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严格执行能耗、环保和安全等行业准入标准,优化产业布局、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仅如此,沿边地区的发展更要依托工业经济的提升,兼顾速度与效益、兼顾眼前和长远。”他强调。
腾冲县招商局局长李屏委员说:“过去腾冲进驻的多是房地产等旅游配套项目,现在不断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将目光聚焦在对财政支撑贡献大、就业拉动大的经营性生产性项目上。去年引进的20个工业项目都是这方面的企业。”此外,腾冲县还引进企业,对全县红木资源进行整合,将形成一个从原料到成品加工的产业园区。
李屏说:“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可能会带来短期收入下降,对腾冲这样一个边疆县而言尤其困难,但调优的产业结构将成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力的基础,经历‘阵痛’后,全县发展将更加可持续。短期的‘退’换来长远的‘进’,再困难都要坚守。”
(本报记者 石 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