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万立骏:“责任感”召唤我回国

杨凯淇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16日   第 06 版)

  “中国侨界杰出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万立骏。

  “在日本的那段经历,让我看到了当时的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也是我选择回国的最重要原因。”在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被授予“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称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万立骏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坦言,正是这份对中国科研事业的“责任感”召唤他回到中国。

  从一名普通农民到从事尖端科研领域的院士、科学家,一个个脚印连接成了万立骏丰富的人生经历。在他看来,他只不过是在不停地实现很多个小目标。 

  回忆起那段侨居日本的经历,万立骏依旧感慨万千。初到海外时的震惊、求学时期的艰苦、选择回国时的毅然决然……在他眼中,无论生活赐予他的是酸甜苦辣中的哪一味,对他而言都是财富。

  1992年,已经投身科研事业多年的万立骏为了提升知识水平,带着妻儿奔赴日本,开启了博士学习生涯。由于万立骏是公派自费留学,且选择的是没有太多奖学金的课程博士,经济拮据的他要靠打工来维持学习生活。从豆腐坊小工到快递员,再到搬运工。虽然很累,但他内心却并没有觉得苦。

  “我留学的时候是在日本仙台,那里的气候很像中国的南方地区,类似梅雨天气。当时我在一家快递分拣中心打工,上班途中经常要冒雨骑摩托。”万立骏说,为了贴补家用,他还曾利用周末时间做搬运工,他和工友两个人,每天要搬空4个、荷载共计32吨的集装箱。尽管如此,他还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通过刻苦学习,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

  博士毕业后,万立骏很快找到了工作,并受邀在北海道大学任客座教授、在东北大学任助理教授等。当时他在日本的生活条件已经很优越,科研事业的发展前景也很好,但当他看到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招聘启事后,便再也按捺不住回国的想法。

  万立骏透露说,留学期间他曾在一家豆腐坊打工,这段经历让他看到了高科技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那家豆腐坊就已经实现现代化流水线作业了,制作、油炸、装盒等大多数程序都可以用自动化方式来完成。”万立骏坦言,这让他感受到了中外科技水平的差距,也让他内心对中国科研事业的责任感更加坚定。

  回到中国后,万立骏开始了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奋斗历程,长期从事电化学、SPM技术、纳米化学和纳米材料的研究。2004年2月,万立骏担任化学所所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在光环和荣誉的笼罩下,万立骏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和、谦逊的心,他常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学工作者”。但事实上,万立骏的工作并不普通,“疯狂、严谨”是很多人对他工作态度的评价。虽为院士,他仍然坚持亲自指导学生实验与结果讨论,保持着亲自给学生改每一篇文章的习惯。“在我的研究领域里,还有很多的工作等着去做,还有很多难关等着去攻克。”万立骏说,当选为院士后,他感受最多的依旧是责任感。

  除了拥有丰硕的科研成果,万立骏还参加了侨联组织的活动。他于201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侨联主席,带领侨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活动,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了新侨的科技创新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他坦言,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

  用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诠释一颗归侨赤子心,如今的万立骏仍在肩负责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华裔舞蹈家获终身成就奖
侨资来华获便利 人才竞争更激烈
华裔青少年学习剪纸艺术
为乡亲做事再苦也要做
万立骏:“责任感”召唤我回国
“中国国学发展基金”在京成立
广东试行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实施办法
博茨瓦纳和统会召开年会
山东省侨联驻村干部
建起省内首家“将军书屋”
责编:聂传清  邮箱:cq_nie0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