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在这里,看到中国对世界的看法(编辑部故事)

本报记者 杨子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13日   第 05 版)

  听老编辑说,海外版刚开始做国际新闻的时候,真是发扬了共产党抗战时小米加步枪的精神,用的是一把剪刀和一瓶浆糊,把《人民日报》的国际新闻剪裁、粘贴一番,照排中心照样打出字来,然后组版印刷。

  海外版创刊的1985年,中国人也只是刚刚打开窗口看世界没几年。人们对知识和新鲜事物充满了渴求,更注重汲取,而没有输出。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新鲜事物看都看不过来,哪还顾得上说话。

  当时国际新闻的产品形式是只注重介绍国外是个什么情况,多是新闻事实,很少有新闻评论。当然,这也涉及到了话语权的问题,当你没有什么实力时,想要说什么别人也不会在意。

  现在的条件当然比以前好了很多,剪刀浆糊早已被电脑代替。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大环境来讲,中国已经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从小环境分析,传媒的生态已发生变化,手机、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博等新兴媒体掀起一波波媒介革命,形成了全媒体的崭新格局。

  在周边生态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海外版的国际新闻怎么做,是固步自封报道新闻事实,还是另辟蹊径,做出自己独到的东西?这是摆在新旧国际新闻人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固步自封肯定行不通。在新兴媒体流行的今天,通讯社比拼的是消息以秒计算的胜出,网络更是实现了全球的联通。纸媒如果还是走老路,新闻只能是旧闻,更不能吸引年轻读者的注意力。

  那只有另辟蹊径,以独到见长。怎么“独到”?那就是注重分析,加强评论。大形势下,世界需要听到中国的声音。小环境下,人们对信息芜杂的反感更激发出对思想精品的渴望。

  即将过去的一年,日本与中国围绕领土主权龃龉不断,民族主义者安倍晋三更是口无遮拦,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蛮横,否认侵略史实,纵容阁僚参拜靖国神社,谋求修宪拥有“集体自卫权”,还美其名曰推行的“积极的和平主义”,从来不考虑二战中的日本给周边邻国带来的灾难。

  作为受害者一方,中国如何发声,想必是世界都关注的。观察身边的媒体,大部分是就事论事,而我们另求新意,探寻安倍放言的“底气”:经济向好,美国撑腰,安倍也无人可换,但也同时揭示,经济好但无支撑,美国支持但并不长久,“豪言壮语”难掩疲惫之态。这篇名为《安倍放言的底气在哪?》的文章一经刊出,就被百余家网络媒体争相转载。

  同样针对日本议员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国内媒体口诛笔伐,但年年如此也没什么新意。我们的角度就是把日本的参拜行为与经济政治实力相联系,剑走偏锋,以《政客拜鬼,实因阳气全无》为题,直指疲弱的日本虚张声势只是为自己壮胆,实则做贼心虚。文章刊载后,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仅网易一家就有3000多人讨论,7万多人参与。其他媒体也竞相转载,参与人数达10多万人。

  朝鲜问题也是国际新闻里的“常客”,但扑朔迷离的朝鲜核问题,无非是朝鲜威胁韩国要进行核试验,或者进行卫星试验,美国要制裁,邻国关切,做得多了也了无新意。而我们的切入点是从美国国内出现的“半岛抽身论”说起。这种论调认为美国应该将朝核问题留给朝鲜邻国解决。而我们的论断则是朝核危机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与美国的存在分不开,它在韩国的驻军、部署核武器直接刺激了朝鲜在核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从半岛抽身是美国不负责任的言论。整篇文章既讲了朝核问题,又言明了其中的复杂关系。尤其文中专家一句“奥巴马可以给金正恩打个电话”成为网络热点,当天评论就达3000多条。

  当今的传媒生态,有很多唱衰纸媒的声音,“报纸灭亡论”也多有人提及。报纸的存亡与否尚待时间的检验,但国际新闻创新不容忽视。在众人言说的时代,多的是驳杂之音,少的是理性之言。只要把握住“怎么说,怎么说好”,也就把握住了关键。

“领事服务”开启服务之窗
在这里,看到中国对世界的看法(编辑部故事)
唐人街社区的2013(网编手记)
360新闻
“我最喜爱的网站评选”获奖揭晓
“新闻众筹”,是革命,还是昙花一现?(网上中国)
责编:罗 俊 邮箱:luojun@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