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02日 星期一

人生盛宴

刘荒田(美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02日   第 08 版)

  早晨,在旧金山,打开家门,走出来。满天蔚蓝,无一丝纤云。堆在人行道旁边、贴上“免费”纸条的婴儿床,就教我回味不已。证券公司财务分析师提姆夫妇,有一个极乖巧的女儿,她从襁褓到学步,到上幼儿园小班,我们都是目击者。四面有栅栏的小床,是他们的宝贝女儿睡过的。外观漂亮,做工实在,换上节俭的中国人,可舍不得扔掉。提姆夫妇都不到40,生产力有的是,不过他们不缺钱,生下一个时,另买就是。对着拆散了的小床,不期然想起婴儿的成长,从睡、坐、爬行,攀着栅栏直立,迈步。每一个进步,在大人眼里,都不亚于猿猴变人的革命。

  阳光渐渐强烈,温度却没随之升高。忽然,一辆小货车开来,在跟前停下。一位带东欧口音、肚皮高挺的大叔,带着讨好的微笑走近,把婴儿床搬进车里。我向他点头,算是鼓励。

  就在小货车开走的一刻,街对面的林荫道,走来一小队人马——60多岁的奶奶,背着1岁多的小女孩,两个五六岁大的男孩前呼后拥。他们的背后,是花旗松筛过的阳光,有如光环。5张纯粹的中国脸孔,都洋溢着欢乐。好风知趣地从海那边吹来,把小女孩的黑发扬起,骨溜溜的黑眼睛从发丛间露出。

  这不就是平常人生的盛宴吗?我差点跑过街去,截住这个队伍,道一声“早上好!”如果说这小小群体蕴含着醇厚的诗意,那么,“诗眼”不在虎头虎脑的男孩,尽管小平头整齐干净,单眼皮,圆脸,一路走一路踢蹬小石子,可爱之极;不在背带探出来的憨憨的脸蛋;不在老奶奶淡定而满足的微笑加上絮叨,而在把小女孩捆在老奶奶背上的绣花背带。诗情,乃是由北美洲蓝天下最中国、最亮丽的“平常”升华成的。

  在中国南方的乡村,从古到今,背带就是襁褓,就是摇篮,就是童床,就是托儿所。不错,洋人也有类似的带子,比中国式多了支架和扣子之类,昂贵一些。最大的差异在放置婴儿的方式,带置于胸前,婴孩和大人完完全全地心贴心。以育婴为唯一内容的洋式,增加了安全系数与安全感,当然有护理学、心理学上的优越性,但大人两手受较多束缚。中国式呢,基本上不妨碍干农活,做家务。春耕时节,母亲背着吃奶的婴儿,挑着百多斤的秧苗,在田埂上奔走如飞,把背上的娃娃颠个不停。娃娃饿了,解下来,拣个干处坐下,打开薯莨衫的半边纽扣,在众多男女公社社员的眼皮下,欢欢喜喜地喂奶。

  不过,眼前的小队伍,之所以予我触电般的震撼,出于个人因素。我家乡有过完全相似的一幕:背着小孙女的奶奶,是我几个月大的女儿和50多岁的母亲;两个小跟班,一个是5岁的儿子,一个是比儿子大1岁的玩伴——小莉莉。那年,女儿满月以后,妻子回到公社服装厂上班,中午无法回家。母亲每天背上孙女,踏着稻田间的阡陌,到三里外的小镇去,这叫“送奶”——送婴孩去吃母乳。不管雨天路多泞滑,不管风多大,小小队伍成为田垌上不变的风景——在无边的绿浪上,背着孙女的母亲打的蓝布伞,一如鼓满风的帆。载着一老三小的船是无形的——不,是用至高的满足做的。一路上,女儿要么咿咿呀呀地叫,要么呼呼大睡,以顽皮出名的儿子和小莉莉一路追逐,抓蚂蚱,逮栖在稻叶上的蜻蜓。远方有布谷鸟的叫声,近处是溪水的淙淙。生命的盛宴啊,老老小小当仁不让地享用着。

  人间至美的场景,30多年以后留在谁的记忆?已近中年的儿子,汉语的童年被英语洗刷净尽。一年前成为人母、有时把女儿放在“胸带”的女儿当时太小,记忆是空白;有了3个儿女、在香港当茶楼端菜工的莉莉也许记得,可惜生活的艰辛驱逐了一生中最清纯的篇章。88岁的母亲呢,每一次见到怕生的曾孙女,便惋惜地说:“不让抱?你妈妈可是我带大的。”于我,则是刻骨铭心。那年头,我许多次伫立村头社坛旁,挥手送这支绕过池塘走向田垌的小小队伍,这是我的家园记忆、家族定格。其实,这夹带美妙隐喻的行进,儿女记不记得不是问题,要紧的是:他们出生和成长在珍惜亲情的东方古国,在那里,一代代人承担延续血脉的神圣职责,他们虽然不大说中国话,但拥有敬老爱幼的基因。

  我的同胞所组成的小小队伍,在花旗松掩映的小路上化为小小几点。那地方,我每天路过,开满了黄灿灿的波斯菊,红艳艳的杜鹃花。这里,是老奶奶的异国,是孩子们的家乡。

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文学新观察)
兰亭 一支笔的流传
人生盛宴
责编:杨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