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一位老法官的坚守与超越

李德金 尹士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27日   第 06 版)

  李明珠,1977年任小学教师,1987年当法官至今。曾先后荣获山东省政府有关部门授予的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优秀法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办一起案件,消除许多纠纷,社会就多了一份平安。”这是他的工作原动力。李明珠说,只要心里有百姓,案子就没有办不了的。审结一起案件并不难,难的是将每一起案件都变成“铁案”,经得起时间、法律的检验。

  他身材高大魁梧,一看就是个心直口快的山东大汉,一见面我们就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就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法院的一位老法官李明珠。经过一番沟通交流,李明珠的话匣子便打开了。

  

  情感自然流露最真诚

  “自我介绍”是我们相见的“第一话题”,也是打开话匣子、敞开心扉的前奏曲。当他得知我们已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几年,就称我们是“老无冕之王”;而我们呢,见他坐阵法庭二十多年,则称他是铁面无私的“老包青天”!双方听之,哈哈一笑,便成了我们交朋友时的最好结局。

  “人生几何,把酒当歌”。在我们聚首的现场,虽然没有美味佳肴,没有美酒,却有龙井茶香。双方一边品茗,一边谈过去论现在话未来,无拘无束,感觉自然而真诚!

  李法官告诉我们,他这次来北京是串门的。他女儿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并结婚成家,还当上了母亲。这是他来北京的理由,也是他感悟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他说,法官的工作虽然在法庭,可事实上,在庭外每时每刻都有人找。有说情的,有送礼的,来者不接待不好,接待吧,就需要时间,需要精力。正因为如此,他女儿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他都很少陪伴。刮风下雨,小孩要上学了,见不到他护送的身影;小孩身体不适,守候病床的是她母亲而不是他……好在他女儿很争气,缺少父爱却长得像男儿一样不服输。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没有旷课的记录,没有迟到早退的现象,一直是个品德兼优的好学生。有人夸他女儿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倔强好胜”,就像她父亲对待工作一样,追求的是卓越!现在,回想起这些,李法官不是自责,眼神里、脸上流露出的是自豪,是骄傲!他说,如果当初给女儿过多溺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生活,很可能就不会有她今天的美好前程。过去的锻炼,就是今天的收获。他赞许女儿自主完成学业独立闯荡世界的精神,值得为人父母者学习借鉴。

  办案坚持公平正义

  我们感觉到李法官的女儿很了不起,同样,我们感觉到李法官也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是一个执法如山、品德高尚的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他判案遵循的准则;有案必接,办案必结,这是他工作坚持的信念。一年四季,他从未因人因案而改变过。他的工作目标是天平在上,法律在手,为公平正义办案,让历史检验是非功过!

  在过去20年里,他共办案2200件,在当地法律界拥有崇高的威望,影响力号召力都很大。2002年1月,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淄川区人民法院联合撰文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法院法官李明珠10年共审结各种案件1600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改判案件,无一因案件审理不公而引发上访,为稳定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法官办案效率之高,业绩之大。古人云:“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李法官说,既然古人都这么说了,今人为什么不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呢?!事实上,李法官已经用自己多年的辛勤工作诠释了“行行出状元”的真谛:就是付出、付出、再付出……就是要将回报拒之门外。否则,就会居功自傲,患得患失,停止不前……

  “不甘落后,敢为人先”,是李法官激励自己奋发有为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座右铭。二十多年来,他排除种种干扰,重证据重事实,以法律为准绳,秉公断案,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称他是铁面无私的“活包公”。2005年10月28日,山东省委政法委在与法制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平安中国”巡礼专栏中撰文写道:在审判岗位上工作了20年,经手审结两千多起案件无一改判、无一发回重审、无一因审判不公而引发上访……这就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法院优秀法官李明珠的骄人业绩。近3年来,他连续被评为区法院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等,他用实际行动为平安创建工作做出了贡献。

  李明珠曾在一个山区法庭工作了十几年。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忠诚于法律,是他执着的追求。在那里,他办理案件的数量和质量,年年名列全院第一。1996年,在黄家铺法庭,他创造了4个月执行800万元的纪录,一大堆令人头痛的积案被一一清理,为表彰他的优秀业绩,全院专门在黄家铺法庭召开现场会。李明珠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事审判工作以来,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改判案件、无一因审判不公而引发上访,近万名当事人胜者叫好败者服判,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李明珠办案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对那些上门说情的人,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讲解法律、讲原则,让他们相信法院会依法办案;对那些有一定“影响力”的说情人,他则化阻力为动力,调动他们帮忙做当事人的工作。2000年,有家摩托车经营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审判结果,但被执行人是当地利税大户,自恃实力强、关系硬,不把执行放在眼里。李明珠顶住压力,秉公执法,经过数次交锋,被执行人不但心服口服地执行了审结,还和他成为了好朋友。而曾濒临困境的原告现在生意红红火火。后来谈及此事深有感触地说:“当时,我负债累累,面临破产,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因为对方非常有实力,周围的人都说,这案子你不会赢,赢了也执行不了,劝我不要打官司了。李法官的判决,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公正,也救了我们全家。”

  二十多年来,李明珠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不惟情、不惟利,只惟法。他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勤奋的工作,维护着法律的尊严,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做了一个基层法官应该做的事——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不为名不为利,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一些业界人士认为,这些年,李明珠法官办过不少重案大案要案,还有不少陈年旧案、难案。如果他不是把心血全部倾注在办案上,丢掉私心杂念,就不会干出如此“一鸣惊人”的业绩来。现在李法官工作第一的思想,得到社会认可和同行的赞赏,是一种良知的释放,是一种大公无私的超越。这对于一心干事业的人来讲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它会感动鼓舞更多的人,像李法官一样用心地去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公平正义、和谐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两袖清风 一尘不染

  在工作上争第一,不讲条件,不讲待遇,李明珠法官在淄川区人民法院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李明珠身为淄川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深感责任重大,他不但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像个老黄牛,而且严于律己,从不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他在基层法院工作二十几年,可以说是劳苦功高,生活条件应该好一些。其实不然,他至今还住在其妻工作单位早年分的70平方米老职工宿舍楼里,他说,房子大小就是那么回事,工作一天回去只要有个地方休息就行。由于工作关系,平时有不少人上门求方便,要给他送礼,请吃请喝,都被他一一拒绝了。他说,干法官这一行,在工作上要坚持“公平正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要做到这一点。如果法官手里不握有审判权,人家会给你送这送那吗!我们不能以权谋私,败坏社会风气,要光明正大做人。他爱人退休前在某机械制修厂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有人主动提出要帮助调动工作单位。他用自己的经历向对方解释道:我原来是教师出身,在教育岗位上干了10年,按理说“教书育人”应该是我的熟练工种了。改革开放以后,法院系统严重缺人,就把我调到了淄川人民法院工作了。从教师到法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职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色转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做到判案不留“冤假错”,我又重新上大学读书,研究国内外案件,同时还要向同行学,做到多听多看多问腿勤嘴勤。在审判现场,坐旁听席,体验审判过程,学习借鉴别人经验……通过这些补课措施,我才逐步成长为一名训练有素的老法官。我是这样,我爱人调动工作也会是这样,要重新学习,要重新与人打交道,要重新熟悉工作环境,这些做起来实在太麻烦了。说到这里,对方听明白了,这是在婉言谢绝!于是连连点头表示赞成!

  经过两个小时的相聚,我们从李明珠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中,看到了中国法律的公平正义,更加佩服李明珠虽名不见经传,却有如此高尚的工作境界,有如此宽广的胸怀。他回首自己所做过的事,扪心无愧,不留缺憾!

“黑色星期五”
点燃热情但别失理性
在菲华人“雪”中送“炭”
一位老法官的坚守与超越
责编:杨子岩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