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正是外出旅游的好时光,乡下的朋友来电话,邀请我们到乌公侗寨去过一年一度的烧鱼节。
乌公侗寨在贵州省榕江县西北,距县城约50公里,有柏油路一直通到寨子对岸。下车步行过小桥流水,晨雾恰好散去,一个五六十户人家的寨子豁然呈现眼前,鳞次栉比的木屋,瓦楞上飘出淡淡的炊烟,宁静得就像一幅画。这才发现,寨子坐落在一个竹树簇拥,古榕点缀,三面环水的斜坡上。由于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寨容寨貌别具特色,当地政府已将此地列为旅游村寨。
走在寨子里,曲径蜿蜒,吊脚楼举目皆是,楼下关牲畜放农具,楼上木房干净整洁,少女坐在廊间刺绣,见了生客便掩口一笑。孩子们在玩耍,幸福的笑容布满阳光。兴许是过节吧,我所见到的侗族乡亲,脸上都洋溢着一份喜悦。
烧鱼节是这里侗家的传统节日,烧的主要是水稻田里放养的鲤鱼,也有小河里的野鱼,是侗家人接待客人的一道佳肴。有客自远方来,寨老马上让人去开田抓鱼,出于好奇,我也跟着去看热闹。就在距寨子不远的一处水田,一位老人拿出一卷细竹编排的竹帘,拦在大田的决口处,然后顺着流水用手把泛黄的水稻拨弄出一条通道,并把田泥扒成一道水沟,抵达稻田的另一面,让鱼进入水沟,再顺水游入竹帘处。大约半小时后,大田的水越来越少,田沟里有鱼跃的声响,一会儿便有鱼不断地顺水而来。捉鱼的时刻到了,鱼儿跃动的场面叫人难以忘怀。侗家人捉河中野鱼的方法,更叫人大开眼界。他们把小河水用大石头拦住,让水流向他们设置的“鱼梁”,有鱼顺水而下,和水一起跌入“鱼梁”,野鱼便无路可逃,成了侗家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侗家人对烧鱼节很看重,它既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又是一个好年景的象征,寓示着一个民族的团结、吉祥、丰收和喜庆。所以,在烧鱼之前,他们要请寨上的祭师来祈祷祝福,恭请先人英灵来与后代子孙共享丰收成果,保佑寨子平安祥瑞,岁岁风调雨顺。祭师祝祷之后,还要由这个侗寨的枪手,向天鸣枪十二响,代表每年的十二个月,寓意四季平安,岁岁兴旺,永远传承他们“以歌养心,以饭养身”的生活理念。
烧鱼的地点选在小河边,乡民把准备好的小木棍一端插进鱼的口腹,把另一端握在手上,架在炭火上烘烤,直到鱼鳞变成焦黄。然后,人们捏着烧好的鱼头,剔下鱼肉,除去鱼刺,放到盆里,加上烧好的鲜辣椒、花椒、食盐、鱼腥草、生姜、葱蒜等作料拌匀。除了烧鱼凉拌,还有酸汤烧鱼也别有风味,配料配菜完全是野生的,比如亮广菜、广菜、婴逗草等,这些原生态的东西,味道很独特,吃过后便叫人久久难忘。
正品尝美味时,忽地对岸寨边传来一声呼唤,放眼望去,见一位大娘引领着五六个妇女,左手撑伞,右臂各挎着一只竹篮正匆匆而来,竹篮上还搭着崭新的毛巾,原来是送糯米饭的队伍。咀嚼着糯米饭,品味着山野的烧鱼,听着侗家少女的敬酒歌,我们的心都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