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生长环境单纯,在朋友眼里,他是一个腼腆的男生。一年半前,王潜前往英国雷丁大学读研,这是他第一回从父母身边离开。
从此,衣食住行全都要靠自己,有些事儿应付不来,也羞于寻求帮助,总是硬着头皮琢磨。歌手何勇曾经唱过:“头上的包有大也有小,有的是人敲有的是自找,这许多的记号,深在我心中留……”这样的词句用来描述王潜初到英国的那段时光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样的经历反倒磨砺出他独立思考的习惯。如今,把握住了全新的生活步点,对于国外的生活,王潜由排斥转为好奇,一切仿佛都是新鲜的了。
异乡的生活也自在
刚到英国时,王潜对未知的生活充满焦虑。
头一回坐火车从雷丁去伦敦,一堆问题很是让他头大。“要不要提前去排队,中间怎么换乘,要是有不清楚的事情该问谁?”
一趟火车坐下来,王潜如释重负。英国有着发达的铁路交通系统,火车几乎不晚点,不用提前排队买票,随时到都能找到合适的车次。通过手机上的各类软件,你可以清楚查到火车的情况,甚至车辆此时行进到了哪里,都会通过实时的监控反馈给乘客。如今,王潜和同学们每次从雷丁出发去伦敦都是坐火车,全程只要20分钟,只要不是高峰时段,都有位置可坐,旅程非常快捷。
这次坐火车的愉快经历是一个节点,从此,王潜感觉到,在这个国家变得不再陌生甚至恐惧,认真感受,仔细摸索,异乡的生活同样会让人觉得放松和自在。
融入课堂像攀登峭壁
如果说,适应全新的生活是在爬缓坡的话,融入英国的课堂,对于王潜而言则像是攀登峭壁。“入学前也预想过课堂会是什么样,不过,实际却差得很远。”
想象中,课堂是开放式的,老师和学生自由讨论,授课节奏放松。而现实情况是,专业课程安排得满满的,节奏非常紧凑。一周高强度的课程后,就是三周完全自由的时间让自己安排用于写论文。
最初接触这种教学模式的王潜,也像很多初来乍到的同学一样,在一周的课程结束后,论文抛在一边,把三周时间完全用来游玩,然后在论文上交截止日前几天疯狂熬夜补作业。
这样一来,因为准备不充分,有些需要实验得出的数据也没有得到,以至于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重重令人头疼的难题,论文质量自然也不高。而连续几天的熬夜赶工,又影响到了接下来一周的听课质量,加上专业课程对语言水平要求很高,王潜开始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王潜决心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三周空余时间里,我在准备论文的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课程。这样再也不会浑浑噩噩地度日了。”尝试了几次后,他发现,那一周紧张的专业课程已经能招架住了。
学习的点滴也积攒了不少美好的回忆,“有一个老师让我感觉很亲切,她是一个年近60岁的老太太,会用各种美好的词汇鼓励学生们发言,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王潜说。
属于自己的时间多起来
掌握了学习规律以后,因为时间可以更从容地安排,王潜发现,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起来,他开始周游各地,在旅途中享受异国景色、感受风土人情。除了英国国内的一些城市,王潜和朋友曾经去过西班牙、法国和瑞士旅行,“每个地方都有独到之处。”
在西班牙,行走各处都是色彩浓郁,热情奔放,神秘而热烈。大片的土地覆盖着宿根花卉景观。大到建筑、小到商品,颜色对比都是那样的强烈鲜明。在法国,著名建筑和博物馆里的世界名画让王潜印象深刻。在瑞士的少女峰,王潜举目四眺,发现在深蓝色的天幕衬映下,雪峰的受光部位冰雪棱角分明,背光部位雪层舒缓柔软,白云在脚下身边层层围绕,一切都是那么的纯净圣洁。
看到这些美景时,王潜总会想起远方的父母。“记得出国前父亲说过,不管你的过去是什么样的,带着你的信心,去感知世界。只要你有信心,你就能成为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