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日照,犹如置身于一片激情浪漫的海上天堂。这座滨海城市拥有海岸线168.5公里,其中64公里为北方罕见的优质金沙滩。目前正是旅游旺季,被这里的“蓝天、碧海、金沙滩”吸引而来的游客犹如潮水一般。
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登山观海的好去处。园内林海相依,森林覆盖率达78%。漫步在长达7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浪缓滩阔、沙质细润、海水洁净。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曾感叹其“为夏威夷沙滩所不及”。
赶海是滨海旅游不容错过的体验。刘家湾赶海园盛产40余种贝类和蟹类,落潮时有1.3万亩潮间带,滩平沙细,游客纷纷来沙滩上钓竹蛏、捡海螺、捉螃蟹;涨潮后,滩平水浅,大家又忙着捞海蜇、钓鱼虾。或扬帆海上,观赏渔民捕鱼。赶海的游客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如果说日照的大海显示了壮阔和洁净,那么日照的山川则给人以博大与雄浑之感。
五莲山植被茂密,清泉长流,奇峰怪石,秀丽多姿。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盛赞该山“奇秀不减雁荡”。我们登上五莲山的望海楼,极目东望碧波万顷的黄海海域,琅琊台、大珠山、灵山岛等一览无余。山上的五莲大佛是长江以北最大的一尊石刻释迦牟尼像,是在大悲峰的整个山体上雕刻而成,头部高5.6米,总高28米,宽16米,坐北朝南,仪态端庄,面容慈祥,眉宇间镶嵌蓝色宝石,在阳光照耀下发出耀眼的佛光。
与五莲山隔壑并峙的九仙山山势峭拔,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从曲径通幽的山间秀色到晴空响雷的悬泉飞瀑,从韵脉神秘的自然景观到古老丰富的历史文化,无不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据说战国军事家孙膑在马陵大捷之后,辞去齐国军师,浪迹山林,终选此地,修建茅舍,聚徒讲学,并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
我们是于炎热的8月来到日照的,最突出的感受是清凉和舒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享有“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之美誉。走进一片北方罕见的千亩竹园“竹洞天景区”,一块“江北第一竹”的标志碑十分醒目。“毛竹生南国,溯源至盘古,移植过江北,侨乡当故土。”上世纪70年代,当地群众为发展多种经营,大胆试验“南竹北移”,从浙江德清县移来毛竹22株,栽培于此。“几经霜雪寒,数度旱涝苦,繁衍三十载,悄然成一族。”如今,日照成为江北最大的毛竹生长带。
除了毛竹外,景区内还生长着淡竹、斑竹、月竹、钢竹等100多个竹子品种。“金镶玉竹”的竿是黄色的,但凹槽部分呈绿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紫竹也叫墨竹,可做笛子、箫等吹奏乐器,也是国画大师最常描绘的对象。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是中国远古太阳文化起源地与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之一。如今,在日照南部的天台山上,仍然残存太阳神石、石祖像、太阳神陵、大羿陵等遗迹,这些考古发掘证明此处曾经存在高度发达的太阳文化和太阳崇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面刻有“日云山”,恰如早上“太阳初升”时的情景。这些陶文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记录太阳崇拜的图形符号。
日照先人创造了中国当时最为先进的史前文明。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日照黑陶,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其中的代表是在东海峪遗址出土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制作工艺精湛,堪称盖世一绝。
日照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2012年全市接待游客282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3.3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了13%。据了解,日照已经把旅游业列为当地发展的五大特色经济之一,未来将重点建设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旅游服务三大体系,全面推进国际化滨海旅游名城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市接待游客人数突破4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300亿元。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为邝伟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