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30日 星期五

在游子与读者间架一座桥

我们在这里相遇(编辑部故事)

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30日   第 05 版)

  截至2012年底,以留学生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55.34万人,这一群体正是本报《海外学子》版的报道对象。从创刊起就设有“海外学子版”,至今已办了28年,这在全球中文日报中仅此一家。每周一版,近6000字的内容,在海外学子和读者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如今,电子邮件、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采访形式,让越洋采访变得扎实、细致,使稿件变得更加丰满而有可读性。

  

  见证之桥

  当留学变得不再神秘,海归的光环不再耀眼,本报领导强调,《海外学子》版的报道要与读者贴得近些、再近些,采访要深入、再深入些。为这“近”和“深入”加一把力的,是当下发达的互联网环境。

  紧跟留学生热点事件的《“中国班”能喝多少洋墨水?》《“弃考留学”为哪般?》《假留学居“榜首”谁该挨板子》等报道经海外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几十家网站转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获得认可的背后,是客观报道和理性发声。

  我们努力走近留学生,聆听他们的成长历程。高中就出国留学的王彦文从刚出国时的“天天哭”到如今的坚强、独立,在美国留学9年的庞婷因“自己做的事情是对人类健康有帮助的”而感到欣慰,李笑喊出了“再不疯狂青春就荒了”的宣言……小小版面见证了留学生的艰辛和泪水,也分享了他们的奋斗与欢笑。

  当留英学子张悦悦完成了从报道对象到《海外学子》版“一桌一椅一世界”专栏撰稿人的转变后,本报的白纸黑字,便也成了她成长与成熟的见证人和同行者。

  一位老读者说:“我每期都在等着看张悦悦的文章,写得特别有意思。”还有一位资深报人读过《一桌一椅一世界》的全部文章后,为本报写来了自己的理解:“我更为欣喜的是,在海外的另一个世界里,我们有着潜心治学,在学术最前沿,思考着、奋进着的悦悦和悦悦们,这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所有这些赞美之词,都源于张悦悦身上所反映出的年轻留学生的蓬勃朝气和对人生、社会的深邃思考。

  作为以留学生为报道对象的《海外学子》版,希望兼容蓬勃与老成,包容海内和海外,又怎能错过这样的“年轻”!

  相遇之桥

  “我们为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来,也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1978年12月,在纽约机场,面对数十家电视台的记者,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首批赴美访问学者宣读了简短的声明。

  30多年后的2009年,也在12月,当年走出去的这些访问学者中的10余位,再次相聚在北京的欧美同学会会所,参加由人民日报海外版和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首批留学生赴美学习30年纪念会”。促成此次相聚的,是本报对他们的追访——刊载于《海外学子》版的近40篇专访,还原了这些如今已在教育、科研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者当年的留学经历,也让一些多年未谋面的老友重建了联系。 

  寻找被访者的不易让采访变得困难,但本报同仁坚持不懈,共同努力,历时近1年,最终完成了对改革开放后50多位首批赴美学者中36位的专访。文章见报后,不仅网络转载率高,还有当年出国、后来定居国外的学者发邮件询问昔日同行者的联系方式。正如在欧美同学会会所举办的那次纪念会上一位学者所言——《海外学子》版推出的此次系列报道,搭建了一个沟通和相聚的平台。

  历史不可重现,记忆却可以缩短时空的距离。《海外学子》版正是希望搭建这样“一座桥”,不仅使新朋旧友可以相逢,还可令历史与现实在此相遇,构筑起时空的绝妙契合。  

底线即是生命线(网上中国)
我们在这里相遇(编辑部故事)
一周新闻热搜词
精益服务模式带来便民新景象
责编:罗 俊 邮箱:luojun@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