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衬衫、休闲长裤、黑墨镜、运动鞋。近日,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以他的标志性装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他的创作理念、心路历程,以及对中国电影国际化的思考。
《一代宗师》有了美国版
王家卫执导的《一代宗师》已于今年初先后在内地、香港、台湾、法国、日本等地上映,票房表现不俗。该影片美国版定于8月23日登陆美国院线。谈及《一代宗师》,王家卫似乎对片中描写的民国武林情有独钟。
“民国的武林最吸引我的是它的规矩”,王家卫说,希望这部电影不是讲单纯的武夫,而是要“强调中国人的美,不单是外表,还有对自己、对生活的要求和荣誉感”。
王家卫介绍说,为了让西方观众更容易理解,美国版《一代宗师》叙事主线更加直接,时代背景交代更加充分。但是他确信,影片中对待“家与国”的情感全世界观众都能理解。“我相信观众(对影片)的反应、回馈、理解是不成问题的,也会愿意去看。”
美国版《一代宗师》采用了最新的杜比全景声的声音效果,也因此成为第一部使用杜比全景声的中文电影。王家卫解释说,杜比全景声为观众展现3D式声音效果,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必须有故事作为载体”
从《旺角卡门》到《春光乍泄》,从《重庆森林》到《花样年华》,王家卫不同时期的作品体现出各异的美学风格。对于这样的评价,王家卫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美学表现只是形式,故事内容才是王道。
“美学是瓶子,故事是内容,二者是不能分开的。拍电影的目的不应该是拍一个东西让它很美,那样不会是美的,只有对的东西才会美,必须有故事作为载体。”
王家卫说,自己拍摄电影的动机是与他人分享。比如1993年,香港半山电梯正式启用。著名摄影师杜可风刚巧居住在电梯附近,每天从窗口就能看到人们乘电梯在中环与半山间往来的匆匆身影。在王家卫看来,这与自己从小长大的尖沙咀有着巨大差别,于是便萌生了拍摄反映香港白天与黑夜不同生活的电影,影片《重庆森林》由此诞生。
尽管取得众多奖项与业内认可,王家卫始终认为,拍电影的动机并不是拿奖。“对某一个故事、一个命题有一个想法,特别希望跟观众去分享。对我来说,拍电影的动机就是跟人家去分享。”
中国电影还需要一段路
近年来,中国电影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合拍片也层出不穷。但王家卫认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还需要一段路”。
王家卫说,中国电影走向国际“首先要包容国际”。美国的电影学院吸纳全世界优秀人才,先包容,再交流,才成就了美国电影大国的地位。此外,中国电影国际化还需要与世界共通的内容和与国际接轨的技术。
“中国电影的内容需要赢得国际上的理解、需要共通和人性化。一些电影在技术层面上还需要提升。”
王家卫拍摄一部电影的时间往往长达几年。对此他认为,拍中国的原创电影,必须倾注足够的心血和时间。“中国电影要成功,不单行业要改变,所有人观念都要改,做事情要花功夫。”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