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在伊利集团创新中心挂牌成立,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
这个项目之所以受到如此程度的关注,既是因为其作为亚洲最大乳业研究机构的规模,更在于它不仅是一个乳业科技研发机构,还是一个乳业科技服务平台。乳业专家陈渝表示,抓住了乳业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核心环节,就是抓住了乳业科技研发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因而这个研究院的诞生对企业乃至行业发展就有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
接地气
——科技转化的关键
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我国则为25%,其中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转化率的低下,使大量科技成果成为“展品”,科研价值难以形成生产力。这个情况,在农牧业科技成果方面更加突出。
这个问题的症结何在?专家认为,关键在于科技研发从诞生之时就要“接地气”,要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
企业自身的研究机构,天生就有着“接地气”的优势,与市场紧密结合。比如伊利的母乳数据库研究,就是企业科技研发接地气的一个典型事例。
早在2004年,伊利就开始联合有关机构对中国母乳的营养成分进行研究,至今已经采集母乳样本50万份,建立了首个中国母乳数据库。伊利依托母乳数据库的研究成果,在2008年推出了首款最贴近母乳的婴幼儿奶粉金领冠,让亿万中国宝宝吃上了专属产品。2011年底,金领冠系列产品再度升级,金领冠系列之“珍护婴幼儿奶粉”上市,在为中国宝宝提供了最适合的奶粉基础上,优化了营养成份,营养价值更进一步。金领冠系列产品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奶粉母乳化的一项空白,也使得中国母乳数据库这一科研成果成功落地。
并不是所有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都有这样“接地气”的便利条件,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因为工作方式和价值体系不同,难免产生市场难以消化的“夹生”技术。正因如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也正因如此,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在伊利集团挂牌。
孵化器
——科技转化的桥梁
科技孵化器在中国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87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孵化器之父”拉卡卡先生来中国介绍了国外企业孵化器的经验,得到国家科委高度重视。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做了专题研究,分析在中国成立“孵化器”的可行性。1987年7月,中国第一个新技术孵化器成立。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孵化器达到上千个,规模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
但在乳品行业,研究机构分别建立在农业院校和企业自身,还缺乏一批让二者之间建立有效联系的科技孵化器。而新建成的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就是这么一个孵化器。
据悉,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后,将作为乳业技术服务平台,集聚政府资源、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和科技项目资源,整合乳业创制链条,促进项目、平台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将在科技研发人员和市场使用者之间搭建一个桥梁,既能够帮科技成果找到市场,也能根据市场需求带动研发。这无疑将会加速乳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促进乳业产业集群的成长。
从一颗蛋到一只雏鸟,完成了孵化,也开启了生命征途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从这个意义上,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将帮助众多研发者解决技术转化路上“最后一英里”的问题,对行业的发展意义非凡。对此,中国乳协副理事长刘美菊这样说,伊利集团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地位不仅体现在生产规模、研发实力和销售收入上,更加体现在其强有力的社会责任和为了行业健康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内涵式发展
——乳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
如果说,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的意义仅止于技术的孵化和转化,也许还不足以让业内人士如此重视,它还体现出一重更重要的意义:它是多年来中国乳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在上半年国家推出一系列“乳业新政”后,乳品行业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一个风向标。
成立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是要帮助企业“生产自己的粮食”。研究院对创新的追求是有源之水,因为它所依托的是伊利集团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人才储备能力。据悉,截至2013年3月,伊利集团拥有专利授权1298项,自主研发的LHT乳糖水解技术、中国母乳数据库研究、CPP添加技术、乳铁蛋白无菌添加技术等多项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集团内不仅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的研发平台。
乳业专家陈渝认为,以伊利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乳业在经历了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后,从2008年就开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从之前拼规模、拼资源的外延型发展方式,向如今的拼科技、拼研发的内涵型发展方式上持续转变,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而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在伊利集团创新中心成立,是这一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不仅对内蒙古乳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对于中国乳业的整体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