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

监听话题不能被转移

杨子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06日   第 06 版)

  若干年后,2013年8月美国的历史肯定有这样一段书写:美国公民斯诺登在莫斯科机场逗留一个多月后,俄罗斯给予其政治庇护,美国政府称要考虑两国是否举行首脑峰会。德国终止与美国在“冷战”时期签署的监视协议。

  今年7月底,英国《卫报》发布了一份32页的报告,透露美国国家安全局一项名为“Xkeyscore”的计划正在“最为广泛”地收集互联网数据,分析全球各地服务器上的网络行为,包括浏览历史、搜索和在线聊天。

  如果运气再好点,可能还会读到这样一段“野史”,《福布斯》杂志的米歇尔·卡塔拉诺在推特上写下这样一段特别提示:如果不想看到FBI工作人员站在你家门口,就不要在刚搜索完“双肩包”后搜“高压锅”。

  因为据美国政府刚刚公布的一项法院密令和两份国会报告,“受过适当训练并获得授权的人员”,能够根据米歇尔的两项搜索痕迹没有必然联系而“合理地怀疑”。

  网络上关于斯诺登的分析铺天盖地。有人解读俄罗斯的行为是对美国的公然叫板,担忧俄美关系会因为斯诺登而陷入低点。有别有用心者,还是使用“转移矛盾”的伎俩把网络威胁嫁祸给他国。

  这种种议论转移了一个真正的主题:美国大规模的监听和窃密。如果沉浸在每个相关的话题而不能自拔只能被转移注意力,这也可能是美国的目的。

  “它是扇在所有美国人脸上的一记耳光。”“这是对美国的‘羞辱’。”此类话语无非是满足了大众的“猎奇”心理。国际上的问题还需要美俄之间进行合作,现在撕破脸皮根本不是合适时机。

  专家的作用要适当发挥一下。窃取知识产权的行为和美国窃密的行为不能混为一谈。日本、韩国和中国被拿来说事:窃取“知识产权”实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富转移”。

  对这种缺乏常识的观点可以置之不理。日本、韩国、中国经济崛起的观点已有众多论述。不过,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推理,能够操控历史上最大规模数据的技术力量还有什么不能掘取?稍微有些历史知识人的都会知道,美国的财富是从哪儿转移来的。

  美国100多万秘密工作人员有无所不包的监控能力,部署这些人员的目的,是以迄今无法想象的规模监控国内外的民众。

  但还有一种苗头,“俄罗斯决定庇护斯诺登是令美国蒙羞的挫败,暴露了21世纪美国的疲软无力。”英国《卫报》的评论颇具代表性。美国大学历史系教授彼得·库兹尼克和他的搭档奥利弗·斯通提醒,奥巴马坚持不懈地在全球追捕勇敢的斯诺登,只是令美国耻辱的最新例证。

  他们拿出60年前萨特警告美国人的话语,“你们的国家怕得要死……如果我们在欧洲各地到处大喊:当心!美国得了狂犬病!断绝我们与它的一切联系,否则我们将会被咬伤,接着会发疯!你们可别感到吃惊。”

  这话说得不错,虽然欧洲还没这样发喊,但有些地区已经发声,别忘了,美国关闭20多家使领馆是这种观点的实例。

警钟,为美国而鸣!
监听话题不能被转移
日本在野党撼得动“安麻体制”么?
根植八桂沃土 强化金融服务
征收公告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