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让“涂自强”走进春天里

姜炳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7月19日   第 11 版)

  没想到我会被一本书如此牵动情感,彻夜难眠,这就是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这是一个贫寒子弟奋斗的悲剧故事。小说的开头阳光明媚,山沟里的涂自强是家乡头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乡亲们盼他光宗耀祖。他带着大家凑的学费,一路徒步打工到武汉读书。逐渐地涂自强悲伤起来。父亲因祖坟被修路破坏而气急身亡;老屋遭雪压塌,涂自强只好将母亲接到武汉同住;大学毕业即失业,谋生之路如此艰辛,母亲为在城市活下去也历尽坎坷。最终涂自强积劳成疾,查出已是肺癌晚期。

  作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方方更多地将目光投向生活中善良正直的小人物,特别是家庭贫寒、勤奋向上、却找不到出路的人。谈起创作缘由,方方说是因两条新闻:一个农村孩子一路打工步行上大学,一对夫妇因得重病相约双双自杀。她说:“生活远比小说残酷。我只是简单地按照一个人自然的流程去写。”

  涂自强挣扎在生存边缘,却怀着感恩的心,记得别人对他的点滴的好;他不抱怨命运,认为这是“个人悲伤”;他充满理想,期盼人生出彩;他不停地努力,但从未得到过。挣扎、无奈、绝望……刺痛了内心最脆弱的那根神经,让我一下子透不过气来。

  涂自强短暂的一生,触及当下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出身贫寒的人,靠自己奋斗能改变命运吗?书名的“个人悲伤”,折射出“时代悲伤”、“社会悲伤”。

  方方说:“我心目中的好社会,是让任何普通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是有家庭背景或是不择手段才可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涂自强的悲伤在于,他没遇到坏人,但很难好好地活下去。

  小说的结尾是这样一段话:“这个人,这个叫涂自强的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出这个世界的视线。此后,再也没有人见到涂自强。他的消失甚至也没被人注意到。这样的一个人该有多么的孤单。他生活的这个世道,根本不知他的在与不在。”作者解释说:“肺癌晚期的涂自强,没钱没医保,可我不忍下手。写到把母亲安置好,就让他远行了。”

  汪峰的一首《春天里》,曾让多少人润湿了双眼。春天里,那是大地舒展生命、万物蓬勃生长编织的一幅绚丽画卷。让涂自强早日走进春天里吧!

世界上“最危险”的人
从畅销书看读书风尚(书林听风)
肩起自己的文化担当
李银河著书谈自己的生命哲学
让“涂自强”走进春天里
旧课本藏着读书梦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