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6月21日 星期五

何为“围头话” 何为“咸水歌”?

救救几成绝响的“香港记忆”

中新社记者 贾思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6月21日   第 09 版)

  “大坑舞火龙”是香港非遗项目之一

  手捧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清单,廖迪生连说几个“最后一代”。

  围头话、宗族口述传说、叹歌、咸水歌、竹枝词、搭棚……传承人无一不是年事已高。“大部分香港人都没见过,我想也不关心。”为普查倾注大量心力的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主任廖迪生苦笑了一下。 

  香港民政事务局委托研究中心进行全港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普查,历时3年半,近期公布了工作成果——5000多页的资料、超过5万张照片、约800小时的录像。建议清单上的项目有477个,就蕞尔小岛香港而言称得上丰富,但当中不少风俗技艺日渐式微、濒于消失。

  侯家四代住在上水河上乡,三层丁屋宣示着原居民身份。侯婆婆讲围头话,一种据说有过千年历史、在香港比广东话更早出现的本地围村方言,孙辈却连数字一到十都说不出。

  “地豆炊鸡春,知不知道是什么菜?”侯婆婆问大家,刚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孙女琳琳摇摇头。“地豆即是花生,鸡春即是鸡蛋,花生蒸鸡蛋!”家人没有强逼琳琳学围头话:“以前讲围头话给人‘乡下仔’的印象嘛。”要问讲围头话有什么用?侯婆婆说不出大道理,她只希望乡音不会失传。

  围头话是香港非遗清单“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别下的一项。廖迪生说,香港新界很多乡村历史悠久,但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转型,乡郊的年轻人外移,村内财政紧张及人手短缺,对保存传统风俗习惯造成困境。

  非遗工作似乎就是在与这股时代大潮赛跑。“幸好普查开始得早!”记者感慨。“不算早,有人给了我们资料就过身了。”廖迪生的话令人一时错愕。

  他默默拿来一本旧书刊,里面满篇谜语。“白首雄心志不移,打一‘恁’字”;“急就章,打一成语‘刻不容缓’”;“兔,打香港电影《龙兄虎弟》”……这些巧思谜面的作者是香港联谜社前主席白福臻。他曾多次于元宵、中秋节在维园、荔园等处设谜坛征猜。2011年,他接受非遗普查工作小组访问后不久辞世。

  非遗通常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人”是其载体,人亡艺亡,绝技成绝响,让人唏嘘。廖迪生说,仍有不少身怀技艺的老人如“愚公移山”般试图留住“香港记忆”,工作组在考察过程中多次被感动。

  黎女士出生在一个水上人家的船上,耳濡目染学会了渔民的叹歌,婚嫁“生礼”唱,丧葬“死礼”也唱。后来上陆,定居朗屏公屋,黎女士热心教人唱叹歌。但凡亲友去世,她便主动在仪式上唱,接连唱几个小时,即场描述丧礼摆设、过程、出席者。对她来说,“叹歌是不能缺少的仪式”。

  黎女士已经六七十岁,随着这“最后一代”传承人老去,廖迪生认为相应的文化传统很快会凋零。而“非遗”是个契机,长洲太平清醮和大澳端午龙舟游涌也一度陷入停办危机,几年前获列入国家级非遗后峰回路转。

  “不过,列出清单只是第一步。”普查工作小组提出设立传承人制度、相关基金以及营造欣赏及接受传统技艺的社会环境等建议,廖迪生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民族留下“读书的种子”
声音
两岸画家绘山河
救救几成绝响的“香港记忆”
更正
责编:王 平 邮箱:cxx@pd.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