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纠错哥”是宝贵的公共精神(争鸣)

雷振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6月19日   第 05 版)

  日前有媒体报道,“蕉”字的拼音,被误写成“jian”,“政”字的拼音被写成“zheg”,“这都能错?”近日,对拼音异常敏感的容先生在斗门区白蕉路上发现,多处公交站牌的拼音出现错误。他认为这些错误只要小学生认真点都不会犯,直言“太低级”。对此,市公交巴士公司斗门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派人到现场进行查看,对错误立即作出修改。容先生表示,“虽然只是不起眼的小错误,但细节往往可以体现一座城市最起码的认真态度。”

  当今,随着公民的权益意识和公共意识的提高,人们普遍认为,“公交站牌拼音现低级错误”,这种事情更应该由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士去管,群众希望职能部门能将公共意识,迅速传播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这当然没有错。

  可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在专业化、公共管理走不到的地方,我们期待政府作为,也需要身体力行,主动自觉,努力推动公共精神。更多社会人行动起来了,由旁观者变成了积极参与者。每个人用自己的双手,推动着一种叫做公共秩序的东西向前进,使得社会机器和公共秩序呈现更体面、绅士和完美的状态,这就是最好的公共精神。

  比如,“纠错哥”微不足道的一个行动,让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美誉度得到了提高,一个小小的“管闲事”,却带来了积极的公共效应以及整体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纠错哥”修正的不仅是错别拼音,更是对城市形象的积极推动。“纠错哥”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示范,更是公共精神的“讲师”。

  时下,公共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张扬。公共精神的塑造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情,公民个人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积极主动的责任和精神推动力。比如汶川大地震中,青年志愿者无私为灾区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牵肠挂肚,“平日里沉默劳作的‘老百姓’,在这场无情夺去万千生灵的灾难面前,纷纷变成了睁大眼睛、发出自己声音的‘公民’,”灾难和危机成了公民品格的催化剂,使社会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空前激活。我们应该将这种公民品格、公共精神融化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让社会得到更多和谐发展。

有人气 没作品(聚焦)
“纠错哥”是宝贵的公共精神(争鸣)
用埙与世界沟通(人物)
资讯
责编:宋 冰 邮箱:cutesongb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