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的新区,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制最早、配套最完善的功能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怎样以其特色优势,在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中发挥引擎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青岛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孙恒勤。
五大优势奠定发展基础
记者:作为西海岸新区中建制最早、配套最完善的功能区,青岛开发区有哪些特色优势呢?
孙恒勤:青岛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年动工兴建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根据青岛市最新区划调整,开发区管理区域扩大到了478平方公里。区域内设有国家级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德生态园,是我国开放度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经过28年的开发建设,我区逐渐形成了以下特色优势:
第一,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连续9年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五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5亿元,约占青岛市的18.7%;固定资产投资约占青岛市的13.1%;实际到账外资约占全市的18.5%;外贸进出口约占全市的13.1%。
第二,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高,尤其与韩日经贸合作密切。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累计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500多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0多个。韩国、日本是排在前两位的外资来源地,累计引进韩资项目300多个、日资项目200多个。
第三,蓝色产业比较发达,海洋经济增加值占青岛市的1/3强。我区发展蓝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青岛港是世界第七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和重要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拥有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铁矿石码头,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开展贸易往来。
第四,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人力资源丰富。我区是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区内拥有光电子、重质油、轮胎先进装备和关键材料等6个国家级重点试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59家,国内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都是这里生产的。
第五,发展环境国际化,具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体制。我区设立有行政审批中心,对内、外商投资集中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集聚了包括汇丰、韩亚、南洋商行等外资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55家。我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建构高端国际合作平台
记者: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开发区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
孙恒勤: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突出“蓝色、高端、新兴、生态、改革”5个重点,做好“转调创”三篇文章,争取5年内再造一个开发区经济总量,着力打造国际深度合作高端平台。
“蓝色”就是突出蓝色引领,坚持以港兴区、以陆带海、以海兴陆,构建以蓝色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蓝岛计划”,做强做高优势蓝色产业集群,力争海洋经济增加值每年增长20%以上。比如港口产业,以打造第四代港口为目标,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等百亿级大项目。
“高端”是指在推进产业高端化、载体平台高端化的同时,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建设高端化、基础设施高端化、人才高端化。例如加强智能电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设智慧城市;促进岸线功能重新划分和商务机场、轨道交通、邮轮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完善疏港交通体系,以基础设施的高端化推动产业高端化。
“新兴”则是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新兴领域,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我们将依托通用航空产业园,加快引进国际知名商用飞机项目;依托凤凰岛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游艇、钓鱼艇和邮轮产业。同时突破信息服务业、旅游业、航运商贸金融业、医疗健康产业和教育衍生产业等服务业五大新兴领域。
“生态”,就是尊重和顺应自然,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我们已经制定了中德生态园生态指标体系,下一步将把这套体系复制、放大到整个开发区的建设中。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快推进全域绿化,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生态城市。
“改革”,就是发挥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的优势,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围绕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我们按照产城融合和第三代科技园区建设理念,规划了国际经济合作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生态智慧城、北部产业新城、信息谷、前湾新港城等七大重点园区和板块,作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主战场。
国际交流朝向深度融合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国际经济合作区,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青岛开发区打算从哪些方面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孙恒勤:我们的国际经济合作区,规划面积204平方公里,包括中德生态园、中韩和中日创新产业园等。其中中德生态园,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中德两国将围绕生态标准制定、低碳产业发展、绿色建筑推广三大合作领域,打造践行绿色低碳生态理念的国际合作示范园区。中韩、中日创新产业园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一期启动面积各10平方公里,是中日韩地方合作的平台。
在国际经济合作区,我们将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优势,与世界各国,特别是韩、日、德等国展开合作。国际交流合作不会仅局限于经贸领域,我们将区别于过去单纯的招商引资、产业合作,致力于加强与国外友好城市、伙伴园区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是全方位、深层次和高水平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借鉴和互补。比如说如何高水平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如何抓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如何发展好文化、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我们还将大力推动民间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互信,政府层面和民间层面双管齐下,推动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