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6月01日 星期六

伦敦的“步行巴士”(海外纪闻)

李红霞 (河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6月01日   第 06 版)

  去年赴英国伦敦度假,借宿在大学留学生玛丽家。本打算清早让玛丽带我感受一下伦敦的美丽晨光,可不巧的是,玛丽说要充当“步行巴士”司机。首次听说这一名词,我有些愕然。

  背起书包将要上学的约翰搭话:“步行巴士就是每天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走路去学校,我今年已10岁了,可以自己去上学,不再让妈妈开车送我了。”说完自豪地冲玛丽一努嘴,昂首挺胸,大步跨出家门。

  出于好奇,我征求玛丽意见,可否带我一起乘坐“步行巴士”。玛丽爽快答应,不过要求我必须给孩子们充当中文老师,我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穿上玛丽的备用荧光背心,我俩出发。小区门口,同样身着荧光背心的6个孩子已围着另一位“巴士司机”等在那里。相互打过招呼,便整队上路。

  玛丽介绍说:“另一位‘步行巴士’司机也是学生家长,她在队前我在队尾。出于对这些孩子的喜爱,尽管约翰不用再送了,我也主动充当‘步行巴士’司机,续尽义务。”我用仰慕的目光问:“你俩天天送呀?”玛丽笑答:“不是,司机由孩子家长根据实际情况自发组织,排好值班,轮流担负护送孩子的责任。如遇急事,可找人替换。”原来如此。 

  一路上,玛丽不停给孩子们讲着注意事项、交通常识,提醒孩子别挤、慢行、不要打闹。玛丽向孩子们介绍过我这位中国朋友后,我便开始履行临时“司机”兼老师的职责,教孩子们学简单的中文。第一次用英语解释中文,还真是新鲜。“你好”、“谢谢”、“中国”、“长城”等简单的问候语、中国符号式词语,孩子们学得很是认真。在伦敦街头以此种形式,充当中英文化交流使者,心中颇为激动。

  又有几名等在路上的孩子加入“步行巴士”。我问玛丽:“不是一个小区的孩子也可‘上车’?”玛丽解释:“对,我们是根据孩子住址决定巴士路线和队伍人数,然后约定孩子加入‘巴士’的时间和地点,到站接孩子‘上车’。这样同校同班、同年龄段、同居住地的孩子便可一同上学。”路上,除了临时学中文,孩子们还一起谈论着动画、游戏、学习等感兴趣的话题,有说有笑,很是快乐。偶尔玛丽还会给孩子们解答各种问题,讲解生活常识,介绍一下路过的名胜古迹、商场店铺。“步行巴士”就像一个移动的“早间课堂”,相当有趣、有意义!

  我不由感慨,如此快乐的“步行巴士”,不仅让孩子的上学路上有了监护和指导,还腾出了家长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既锻炼身体,学着独立,又学到知识、交到朋友,真是一举多得。真希望自己身边也能出现类似的“11路车”,解放家长、快乐孩子。

中国人在海外如何树立文明形象
家庭礼仪(礼仪漫谈(119))
伦敦的“步行巴士”(海外纪闻)
“须要”跟“需要”的不同(语文信箱)
期数:272 责编:张燕萍 汪灵犀 电话:8610—65369316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