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的核心是长幼有序,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家庭不睦,多半是在礼仪方面出了问题。
称呼
父母:多用于书面或对第三方称呼自己父母,如父亲、母亲(大人),“这是我父亲”,而口头则称爸(爸)、妈(妈),北方农村流行爹、娘。上述称呼亲切、神圣。除了一些地方性习惯称呼,如山西农村称爸为“大”等,而其他称呼,如当面呼自己的父母为“老爷子”、“老太太”,就有失亲切;而“老爸”、“老妈”,则显得不够严肃;在中文环境下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爹地”、“妈咪”,就不伦不类了。妻子应随丈夫称呼公婆为爸妈(爹娘);丈夫亦应随妻子称呼岳父母为爸妈(山东省等地习惯称大爷大娘)。某些家庭不睦,不少是因为称呼出了问题。有的女婿或儿媳,常年不肯对岳父岳母或公公婆婆叫一声爸妈。
夫妻:常见口头互称名字;有时,为避开过分亲密的嫌疑,也常听到连名带姓称呼;而称“小×”、“老×”也有;至于互称“老公”、“老婆”,有显亲昵之感,有调侃意味,只适合在夫妻私密空间使用,最好不要对别人也这么称呼自己的那一半。年纪大的夫妻则互称“老伴”。农村夫妻之间称呼语,与城里人区别较大,虽然互称名者也有,但更多见的只是以“你”、“我”相称,也有称呼“孩他爹(娘)”、“孩他爸(妈)”、“当家的”、“家里的”等。
面对第三方,我们仍习惯称“我爱人”;而对外国人,则应说“我丈夫(先生)”、“我妻子(夫人)。东北、北京等地流行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媳妇儿”,属于方言。
子女:父母称子女常直呼其名,或爱称、昵称,如儿子张向明,则有“向明”、“明明”、“阿明”等,或称“小子”、“大小子”、“二小子”,或“老大”、“老二”等;女儿张向丽,则称“向丽”、“丽丽”、“阿丽”,或称为“丫头”、“妞儿”。父母在同子女进行严肃对话时,有时会加上姓。父母痛恨子女时,或骂其为“白眼狼”、“小妖精”等。父母称呼儿媳,城里人多用名,关系密切的可能加上爱称,如李秀芳,则为“秀芳”、“阿芳”等;而在北方农村,还可能称作“××(其夫名)家的”,有了孩子,也可能被称作“××(其子或女)他(她)娘”。
祖父母:口头称“爷爷”(姥爷)、“奶奶”(姥姥),曾祖父母则为“老爷爷”、“老奶奶”,北京也有人称“老祖”。
平辈:年长者一般称年幼者的名字,或×弟、×妹,或老二、老三;反之,则是哥(大哥、二哥)、姐(大姐、二姐)。城里人,也有平辈之间皆以名字相称的,有的甚至加上姓,这或多或少让人感到有悖于长幼有序的习惯。
常礼
就餐。现代家庭多围着子女转,尤其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庭日常礼仪教育任务刻不容缓。如餐桌旁,一家人围桌吃饭,按照传统,应让长辈坐在上位。上位一般在光线好、视野开阔、面门的地方。如果能够坐北朝南,就尽可能让长辈坐在北面。不可把长辈挤到角落里,或让长辈坐在比别人矮的地方。长辈未动筷子,孩子不可先吃。餐桌旁谈话,也应主要听长辈讲。
交谈。父母同子女说话,应尽量简短,不重复,不啰嗦。作为子女,要体谅父母用心,不可在交谈时心不在焉,答非所问,或老同父母顶撞。出、进门要打招呼。
待客。客人来访,作为子女,不可视而不见,不打招呼,或仅仅打个招呼,就躲到自己房间里去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见到客人,要热情称呼并帮助父母照料客人就坐,端茶倒水。待父母与其开始交谈之后,如不涉及自己,就可悄然离开。当客人告别时,最好出来照个面,热情话别。
过年及婚丧。传统礼节磕头或跪拜,至今在我国广大农村仍旧相当流行。过年(春节),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此外,此礼也常见于婚丧、祭祖等场合。而在城市里,跪拜礼少见,多用鞠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