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探访首位华侨富翁陈芳旧居

伍 振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31日   第 15 版)

  陈芳旧居客厅

  陈芳旧居一瞥

  梅溪村入口

  位于南海之滨的珠海,山清水秀,海阔天空,繁华中带有一分宁静,浪漫中又不乏激情。不久前,我到港珠澳大桥工地采访的间隙,顺便探访了华侨第一位百万富翁陈芳的旧居以及梅溪牌坊、“岭南大宅门”等处古迹。

  寻“芳”梅溪村

  一进珠海梅溪村,只见一座规模宏大的中西合璧的院落呈现眼前。槟榔树下,两米高的围墙,均以雕花瓷砖和间隔的翠色瓷瓶装饰,门前和两侧矗立着3座岗楼,呈掎角之势。院内5座青砖灰瓦的大屋,由一条“串”字形走廊连接。屋子四壁都是圆拱形的门窗,饰有各种花草图案,镶嵌着彩色玻璃,整个建筑美轮美奂。每座屋宇都用麻石砌成墙基,石阶拱门,望衡对宇,雕梁画栋,溢彩流金。

  连接前后建筑的花园,中间有回廊石凳,绿树如茵,菠萝蜜树已经挂上了肥大的果实,一派南国风情。这座充满建筑美学韵味的古建筑群,就是陈芳旧居。

  陈芳字国芬,珠海梅溪村人,生于1825年,7岁上私塾,曾考中过秀才。15岁时随父亲到香港、澳门学习经商。1849年,24岁的陈芳随伯父到夏威夷,先在伯父店内当学徒,后自立门户,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取名“芳植记”,专营中国货物,经营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由于采取“开架售货、自由选购、送货上门”等方便顾客的经营方式,使得他的商店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夏威夷八大商业企业之一,他也被誉为“商界王子”。1857年,陈芳娶夏威夷国王的义妹朱丽亚·费叶韦彻小姐为妻,进入了夏威夷贵族阶层,并当选为夏威夷国会议员。1881年,清政府光绪皇帝钦命陈芳为中国驻夏威夷第一任领事,官居二品,十几万华人在夏威夷的权益第一次获得领事保护。1890年,65岁的陈芳变卖了夏威夷三分之二的家产,携60多万美元,带子携孙回到故乡,落叶归根。晚年的陈芳热衷于家乡的公益事业,修渠引水,修路发电,办学救灾等,受到乡邻的称赞,也受到清朝光绪皇帝两次赐建石牌坊褒奖。

  陈芳的身上凝聚了广东人开拓进取、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又具有华侨爱国爱乡、急公好义、热衷慈善的优秀品格。如今,这些都成了珠海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牌坊彰显善举

  在一个空旷的半圆形广场上,颇具象征意义的牌坊居然以“群”的形式出现。三座牌坊气势雄伟,用花岗岩建造而成,顶部飞檐翘壁,底部有小小回廊,造型中西合璧,采用榫卯方式构造,雕有瑞兽、花果、人物、书法和八仙图案。

  据导游介绍,这是清光绪皇帝先后两次御赐首任清政府驻檀香山总领事陈芳而造的。第一次是公元1886年,光绪十二年时,陈芳在太平洋彼岸从报纸上看到故国正患水灾,房屋倒塌,农田被浸,当即解囊相助,捐巨款数千银元回国。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当即御赐陈芳故乡梅溪建“乐善好施”石牌坊,镶悬“圣旨”,以表彰陈芳。第二次是1891年,光绪十七年时,陈芳晚年返乡后,扶危济困、兴办义学等种种义举良行,传遍朝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闻奏,下旨御赐两座“急公好义”题额之石牌坊,镶悬“圣旨”,以铭嘉励。巍巍石牌坊,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屹立,让人们永远难忘这位慈善家的普济众生之举。

  大宅门:岭南的缩影

  一进梅溪景区大门,沿着脚下青砖铺就的大路向前走,陆续排开的六扇老宅门伫立着,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故事传奇。随着历史的变迁,在重建或者城市拆迁中,这些明清时期民宅大门无法整栋房屋保留,只好把门框迁移到此。

  “看门知家底”,导游敲着门边的雕纹说:“北方看门槛,南方看门雕和砖,门槛越高越有钱势,雕刻越多,越是富贵人家。”透过六扇宅门能看到当地百年岭南文化的缩影。

  第一扇门来自珠海夏美村的杨府,建于清嘉庆年间。两级台阶,门楣高大。而另一扇,建于咸丰年间的白石村陈氏府第,花岗岩的门框比杨府宅门宽大,木门上贴着“文丞武尉”。这些高高耸立的门框大多用石料雕刻而成,精雕细琢,昭示着主人家昔日非富即贵。抚摸这6座只留下门框的空荡荡的大门,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2000年,珠海开始全面改造城中旧村时,珠海市文化局和香洲区文化局对辖区内的26个村进行了文物普查。参加普查工作的建筑社会学教授刘云德发现,珠海的先秦遗址就有77处,3500年至6000年前,这里曾有相当发达的海上文化。而近代一些建筑,整体上没有保留价值,但宅门很精美,很有代表性,所以,珠海准备保留100扇这样的宅门,将陆续搬到梅溪牌坊。届时,推开一扇扇古老的大门,游客们可以看到珠海社会文化的变迁。

被疏忽的天坛斋宫
探访首位华侨富翁陈芳旧居
瑶乡记趣
俄罗斯记者聚焦美丽中国
安徽和县举行南京都市圈龙舟赛
豪华邮轮到访普陀山
责编:田晓明 邮箱:1390116168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