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香港长洲太平清醮近日举行。除了有名的攀爬竞技活动——抢包山之外,少不了飘色巡游。飘色巡游,简称飘色。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一度禁止粤剧,于是广东省广州沙湾居民就以戏曲人物的造型巡游而不唱戏,当时此活动又被称赛色。其后此活动流传到佛山,于每年秋收后举行作为庆祝。之后,再流传到香港长洲,并入长洲太平清醮成为表演项目。在这个表演项目中,小孩被支架撑着,扮演中国历史人物、古典小说中的人物甚至香港政府的官员在街上巡游演出。
后继无人,日渐式微
每年飘色巡游吸引了大批香港本地及海外游客,当中最令人赞叹的,是只用数根支架,就能将飘色小童承托的技术,可惜因为后继无人,这工艺已日渐式微。
惠海陆同乡会荣誉会长黄成就表示,为了生计,过往制飘色支架的师傅平日会制作渔具,但现时行业不复当年辉煌,所以欠缺新血入行。为了将传统工艺传承下去,今年退休的黄成就会当义工,包括到长洲的中学传授支架制作技艺,希望能培育下一代继承衣钵。
当年黄成就的曾祖父黄胜利开办了“黄胜利打铁铺”,负责制造承托孩童的飘色支架,代代相传。明年已届70岁的黄成就表示,这个行业无法维持生计,是欠缺新人入行的主因。黄成就退休后,长洲就再无制作飘色支架的师傅。他说,将来太平清醮的巡游只能使用旧支架,甚至几十年后,支架损坏了,就再无飘色巡游。
争做“色芯” 盛况不再
除了飘色支架师傅后继无人,飘色另一个主角“色芯”同样难求。
惠海陆同乡会主席邝世来表示,以前家长是自荐自己的小朋友做“色芯”,同乡会就像选美一样挑选,能够选上自己的孩子成为“色芯”,家长会感到非常光荣,但现在已经由“人找我”变成“我找人”,又或者直接找相熟朋友的小孩作为“色芯”。
第一次参加巡游、3岁半的黄悦怡是今年的“色芯”,她7岁的姐姐黄晞怡在之前3年也曾担任“色芯”。她的母亲表示,当初是大女儿主动提出想玩飘色,一玩就玩了3年,今年大女儿因身高超标无法参加,眼见小女儿受到姐姐影响,对飘色同样感兴趣,所以也同意让悦怡参加今年的巡游。黄太又指,不觉得飘色有危险,最重要女儿玩得开心就够。
希望政府拨款相助
黄成就退休后,会义务到长洲的中学向学生传授制作支架的技术,希望有年轻人对此感兴趣。但他坦言,就算师傅肯教,徒弟肯学,还需政府支持。黄成就认为,政府应拨款开班,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邝世来表示,现时香港的出生率不断下跌,要寻找适合的小朋友作“色芯”愈来愈困难。他又指,现时很多家长过分溺爱子女,担心子女站在飘色支架上有危险,加上日晒雨淋,也要过得父母这关,“太平清醮飘色巡游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出现过意外,天气太热又会有人为小朋友扇凉,所以家长不必太担心,小朋友在参与飘色巡游后,会变得更有胆量,亦能增加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