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清洁核电助力“美丽福建”

谢贤伟 王永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31日   第 03 版)

  站在宁德核电站观景台眺望,远处,蓝天碧海相交,白云波涛共舞;眼前,曾经一海之隔的过境岛、备湾山,融为一体。

  在过境岛上,4座反应堆厂房一字排开。1号机组已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进入调试阶段,3号机组正在安装设备,4号机组土建工程已完工……到2015年,宁德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将全部投入商运。

  这一国内首座建在海岛上的核电站、全国第四个投入商运的核电基地,让福建电网迈入了清洁、安全的“核时代”。

  宁德核电站由中广核集团、中国大唐集团、福建能源集团共同投资,是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颁布后开工的第一座核电站。据测算,1号机组投产后,日发电量2400万千瓦时,可同时满足240万户家庭的电力需求;年发电量近71.2亿千瓦时,相当于福建省去年全社会用电量的4.5%。

  目前,在全省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的情况下,核电项目承载了八闽清洁能源的梦想。随着未来宁德、福清7台核电机组的陆续投产,到“十二五”末,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提高至52%,超过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的47.8%的目标。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人们更为关注宁德核电站技术是否可靠、安全保障水平是否更高?

  连接核岛主设备的大厚壁承压管道,是核电站的“主动脉”。主管道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核电工程质量,关系核电站的稳定运行。在宁德核电项目中,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启动了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项目,与中核二三公司等单位携手攻关,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稳定的主管道自动焊技术研发,并成功应用于1号、2号机组,焊接合格率达99.86%。

  最关键的安全保障技术在反应堆。宁德核电站量身定制了三道保护屏障。第一道,是裹住了堆芯中157组核燃料组件的燃料包壳,浸在202立方米的水中,形成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保护层;第二道,是由20厘米厚的合金钢板制成的一回路压力边界,将水和燃料包壳“罩”起来,耐高温高压,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反应堆厂房;第三道,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成的反应堆厂房,壁厚0.9米,内壁衬是6毫米的厚钢板,并运用预应力张拉技术提高混凝土墙的强度,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到自然界。

  宁德核电站靠海一侧,筑了一道近两公里长的防浪墙,将整个核电站围裹起来。防浪墙下的防波堤,由纵横交错的“扭王块”织成,浪潮拍打在上面,能量立即被分散消解。即便出现溢浪,防浪墙后的排水沟,也足可以将其排掉。这也是宁德核电站最重要的安全屏障之一。

  有关专家表示,宁德核电站不仅能缓解东南沿海地区电力和能源运输的压力,还将优化福建省能源结构和电网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推动“美丽福建”建设。

“微博申报”全天候
“数字福建”迎来“云”时代
连江整顿
海上治安
清洁核电助力“美丽福建”
福建300万人“涉茶”
海岛普法
把肉燕做成一张文化名片
细节决定成败(海西时评)
责编:王 昭 邮箱:gtbhwb@people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