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西兰卡普:土家织女的生命诗章

杨明聪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4月19日   第 15 版)

  西兰卡普作品摆手舞

  左翠平正在编织西兰卡普

  龙旗招展,鼓声铿锵,舞姿时而粗犷豪放,时而缠绵翩跹,撒种、薅草、插秧、割谷……一幕幕场景惟妙惟肖,这是土家织女用一针一线诉说的摆手舞故事。

  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景区“土家织锦坊”里,一位土家织女坐在斜织机前,戴好绊带,把经线的一端系于腰间,挥动挑刀,娴熟地喂入纬线,扣紧织锦面,连挑带织,看得人眼花缭乱。她就是西兰卡普传承人左翠平,正在织着“土家摆手舞”。

  西兰卡普是土家织锦,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蜀锦、云锦、宋锦、壮锦并称中国五大名锦。

  听左翠平介绍,“西兰”是一位土家织女的名字,“卡普”则是“花铺盖”的意思。相传,美丽灵巧的西兰姑娘,最爱织锦,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绣完了,唯独半夜开花的白果花没有绣出来,于是,她深夜爬上白果树与白果花儿对话。丑恶的嫂子向丈夫进谗言,说西兰在白果树上与野男人私会,哥哥一气之下用板斧将树砍断,西兰不幸摔死了。为纪念西兰,从此土家织锦便取名为“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起始于商周,初雏于秦汉,基本成型于两晋,成熟在唐宋,明清臻于完美。

  在酉阳的大小村寨,户户有织女,有女皆织锦。土家女子的一生都织进了西兰卡普的绚烂与古朴里。有首民歌这样唱道:“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绣雁鹅,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才看手脚。”又有句俗语曰:“养女不织花,好比没养她。” 西兰卡普是土家女儿必修之课,其数量多少、织艺好坏直接影响着土家女子在家族中的地位,也是衡量一个女子贤淑与否的重要标尺。因此,土家姑娘从小就要跟着长辈学织西兰卡普,一生与西兰卡普为伴,她们在经纬交织中,演绎着缠绵悱恻的情缘。出嫁时,土家女子不仅要哭嫁,还要穿自己编织的西兰卡普。新娘在出嫁前几个月,把对父母的依依不舍、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全都编织进西兰卡普,一针一线地诉说着女儿们的心事。一张张秀丽的西兰卡普,犹如土家女儿清澈的眸子,写满了思念、期盼与憧憬。

  “一、二、三……到底是哪里错了呢?”左翠平的自言自语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是她在与我交谈时一分心走错了线,现在已经错了一长截,眼下正在找走错的线,然后拆了重织。

  “西兰卡普是用心织就的,织的时候,一点都不能分心,一针都不能含糊,一针都不能织错。”左翠平深有感触地说,西兰卡普是一门细致的手艺活,工序繁多,编织一件作品少则五六天,多则几个月。

  西兰卡普以蓝、黑、红、白等色棉线为经,以各种色彩的丝、棉、毛线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进行手工反面挑织,在一经一纬中娓娓诉说着沧海桑田,包罗着万千世象。这一技艺在我国各种织锦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左翠平介绍说,每一件西兰卡普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手工喂进、断开、变换纬线过程中,图案颜色便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纬线断开多少次,花纹颜色就会有多少种,所以并无固定规律可遵循,从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工序十分复杂,有纺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捆杆上机、捡花、织布边、挑织等12道工序。

  西兰卡普宛如一幅包罗万象的画,日月星辰、花鸟鱼虫全都跃然于织布上。西兰卡普的造型图案丰富、饱满、独特,有4种类型200多种,一是花鸟虫兽,常见的有喜鹊闹梅、鸳鸯戏荷、金猫抱竹、凤凰蝴蝶、八狮滚球、野鹿含花、老鼠娶亲;二是几何图案,如四十八勾、单八勾、双八勾等;三是吉祥意象,常见的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凤穿牡丹、凤凰抬印、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四是文字图案,如福、禄、寿、禧等。

  没有上十年的织锦经历是难以操作的。左翠平介绍说,她从10岁学织西兰卡普,中途曾几次想放弃,在长辈的耐心鼓励和悉心教授下才坚持了下来,并一直走到现在。在近40年的织锦生涯里,她绣出了《月是故乡明》、《土家摆手舞》、《毛古斯》、《酉水之恋》、《鸳鸯戏水》、《龚滩情韵》、《梦回桃花源》、《四十八勾》等作品200余件,作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如今,西兰卡普已经融入了她的生命,一天不织就会感觉缺少了什么,她决心与西兰卡普一生相伴,不离不弃,努力挖掘创作更多的图案,致力培养更多的传承人,让西兰卡普编制技艺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百年名校造就滕州老地标
西兰卡普:土家织女的生命诗章
西厢:永远的爱情故事
河北打造多元旅游新业态
克拉玛依加速“智慧旅游”建设
焕古茶香
责编:田晓明 邮箱:1390116168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