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17日 星期三

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之旅(文艺评论)

黄晓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4月17日   第 07 版)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的日益增长,中国文学也受到世界文坛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怎样进一步使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个近来常听到的话题。

  借用莫言的话说:“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中国当代作家中,莫言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最多,这无疑是获得诺奖的重要前提。但正像有人所说,中国作家的国外境遇,并非都如莫言般幸运。其实,即使真有“幸运”之说,作家的真正走出国门,往往是质量和数量的积累。

  法国是最早翻译莫言作品的西方国家。作为一个使用人群相对有限的语种,法语出版的莫言作品比英语早了3年,而诺奖评委会的所在地瑞典,7年后才第一次出版莫言的书。从数量上来说,莫言作品的法语译作也最多,共出版了18部。从只为汉学界所知,到大众读者欣赏,经历了近20年的路程。

  作品的思想力和艺术性固然是文学成就的关键,但即使具备了这两点,再加上高水平的翻译,也不一定得到国外读者的青睐。瑞典文的翻译者陈安娜,被认为是莫言获奖的最大功臣,但她翻译的第一部莫言作品问世时,也曾备受冷落,直到2012年获奖以后,销量才有了明显改善。

  这种情况,令人想起苏童的话:“翻译作品很多情况下取决于机缘巧合。” 

  苏童是在国外有知名度的作家,其翻译作品不但数量可观,有些甚至畅销。但他仍清醒地认为:“翻译作品的主要命运是无人问津。”一部作品的成功,除了本身的魅力之外,常取决于一些谁都无法把握的因素。外国读者的口味与本国读者也是有区别的。西方人看中国的作品,除了文学性之外,还会被一些别的东西吸引,比如对异国情调和东方习俗的好奇等。某些特定时间,特定契机,也可能带来意外的影响。苏童的《妻妾成群》,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刘恒的《菊豆》等小说,都是首先通过电影的媒介让西方人认识的。

  在“走出去”态度上,我十分赞同格非的看法:“对国际化这个问题应该冷静思考。”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输出上投入了不少人力,翻译的数量增长很快,但影响不大。文学作品的输出,主要还应该依靠国外的翻译家和出版社,因为他们更清楚所在国的市场及读者群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在具体操作方面,版权输出应该专业化,通过可靠的规范的途径,将好的作品介绍到国外。这里面也应当包括对作家权益的保护。有些文章中说“中国作家跟国外签约很少不上当”,这种说法显然有些言过其实。国外的出版机制与国内不同,由于网络挑战和图书市场的不景气,虽然文化书籍的出版社经常得到国家资助,有时也难免陷入困境,无法履行合同,但有意欺骗作者的是极少数。

  最后想说的一点,来自这样一句话:“好作家遇上一个好翻译几乎就是一场艳遇。”这句话最早是南京大学教授许均说的,被毕飞宇引为经典。话虽然不错,但是要加上省略号我才完全同意。将中国文学作品介绍到外国,翻译固然很关键,但出版渠道至少同样关键。再说,好翻译的定义是什么?如果仅指翻译水平,那么只有这一条恐怕还称不上艳遇。在法国,有一些出版社主要介绍亚洲文学特别是中国文学,这些书籍有一定的读者,但总的来说,影响还比较有限。而著名的大出版社,一般更注重于已经有一定名气的作家。翻译的质量如何,并不是他们的首要标准。缺少有效的渠道,默契的出版社,艳遇就可能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艳遇。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要嫁到外国去,还要有合适的嫁衣,合适的媒人,甚至黄道吉日。所谓机缘巧合,从大的方面说,也可以是天时地利。当前国际上对中国文化关注的大环境,必将为中国文学的输出提供更多的机缘。从这个意义上说,莫言获奖包含了一定的必然因素。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全面提升,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一定会加快。

  (作者为旅法作家,法国尼斯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主任) 

国产纪录片面朝观众春暖花开(聚焦)
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之旅(文艺评论)
“歌剧第一难”难在哪?(我在现场)
“印象”出国点燃马六甲(拾遗)
范仲淹研讨会举办(资讯)
责编:宋 冰 邮箱:cutesongb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