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15日 星期五

睁眼看见世界(我的启蒙书)

张稚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15日   第 11 版)

  很多事情,不知道背景,就很难了解它的意义所在。

  就好比不知道我小时候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瘠,就无法理解《林海雪原》对于我为什么如光如电。  

  我在河北怀来县一个果树场度过少年时代。那种生活表面上是写意浪漫的:除了上课做作业外,春天看果园雪白梨花开放,夏天捉蚂蚱喂鸡,秋天遛果子(在采摘完的果园捡漏)、遛白薯、搂树叶,冬天拣树枝、拾煤核。夏天的晚上,我们聚在平房间的一块空场,翻筋斗、下软腰、跳舞,直到星星闪亮,爹妈们的呼唤传来:“三儿!”“枝子!”“二平!”小伙伴们才四散回家睡觉。

  现在才体会当时生活的艰难。每个月全家才半斤油,做菜时妈妈只放几滴。每月一斤半肉,要到很远的地方买来,所以盼着过年食堂杀猪。细粮只有30%,每天吃高粱米饭、窝头。冬天买回的煤是火力很软的煤末,要用黏土和成煤泥,填入灶中,非做饭烧水时间,都封着火,只扎一个小眼让火不灭。以至冬天的早晨,屋里的水缸结了层薄冰。

  可看的东西很少,除了开学发的新语文书,就是爸爸那份《参考消息》,大人议论,我还插话卖弄刚看到的半懂不懂的东西。

  大概上四年级的样子,我到桂梅家串门。呵呵,那时候连门都不用敲,直接推门进去了。她家炕上放着本很厚的书,上面写着《林海雪原》。我一翻起来就放不下去——比语文书好看多了!人家吃饭的时候,我必须回家了,可借书回家的她二姐不让我带走。我只好第二天再来。有时候,她家里人都出去了,只有我赖在她家炕头,捧着书,读啊读啊。

  英俊机智的少剑波、勇敢老练的杨子荣,复杂的情势、残酷的战斗,为人民赴汤蹈火,多么辉煌的革命英雄主义!哦,原来世界不止是果树场这么大,原来生活不止是劳动、吃饭那么单一乏味,原来每个表面平常的叔叔阿姨内心都会有思想活动,原来世上还有那样目光炯炯的英雄……尤其是“少剑波雪夜萌情心”那段,少剑波与白茹之间微妙的情动、似有若无的情愫,让幼小的我初窥轻纱后的爱情。这种感情,在那个年代是禁忌,似乎先天就带着罪孽,但这令人心神悸动的、纤细脆弱的东西是多么美啊!

  初到人世,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已无法记忆。这仿佛是又一次睁开眼睛。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这是一种魂魄的惊醒,清晰地看到世界——一个由一个个简简单单的方块字构筑起来的虚空的、精神的,或者是更为真实的世界。

  可能是沾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光?因“小资产阶级情调”被打成“大毒草”的《林海雪原》以一种被默许的姿态私下流传着,很多人的读书经历里都有这本1957年出版、印数大约600万册的书。它为无数人贫乏的阅读生活增添了一缕文学的、人性的色彩。

  后来看到封皮破烂的《苦菜花》,脑子里固有的很多观念被颠覆。地主在收割季节给长工短工吃得很好,漂亮的地主小妾也会爱上一身臭汗的年轻长工?当时还不懂得区分这是情还是欲。刘文采、黄世仁、南霸天和这里面的地主,哪个是真实的?或者现实世界足够大,充满了各种可能?

  文学的世界、文字构成的世界,让我对果树场之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它们一步步地引领我,走上今生这条无法回头的路,阅读,成了我最为愉悦的娱乐。我不再介怀财产的多少、居所的大小、衣着是落伍难看还是时尚雅致……因为我知道,有另一个世界始终存在。精神,是那里的通行证。

选书重在选作者(名家支招)
舒乙的书房(名人书房)
《平凡的世界》——心中的太阳
以人为本管城市
睁眼看见世界(我的启蒙书)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